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3.2 案例研究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9-20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20页 |
1.5.2 研究不足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 第21-32页 |
2.1 股利政策的相关内容 | 第21-23页 |
2.1.1 股利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股利政策的概念和类型 | 第21-23页 |
2.2 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 第23-29页 |
2.3 高派现股利政策概念 | 第29-30页 |
2.4 高派现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 第30-32页 |
2.4.1“一鸟在手”理论 | 第30页 |
2.4.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0页 |
2.4.3 股利代理理论 | 第30页 |
2.4.4 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2页 |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 | 第32-39页 |
3.1.1 是否分配股利 | 第32-34页 |
3.1.2 股利支付种类 | 第34-37页 |
3.1.3 股利支付水平 | 第37-39页 |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3.2.1 公司特征因素 | 第39-40页 |
3.2.2 公司治理因素 | 第40-41页 |
3.2.3 外部宏观因素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华能国际高派现案例分析 | 第42-58页 |
4.1 华能国际介绍 | 第42-45页 |
4.1.1 股权和组织结构 | 第42-44页 |
4.1.2 主要经营业务 | 第44-45页 |
4.2 华能国际股利政策及同行业比较分析 | 第45-48页 |
4.2.1 华能国际股利政策分析 | 第45-46页 |
4.2.2 股利政策同行业比较分析 | 第46-48页 |
4.3 华能国际高派现股利政策因素分析 | 第48-58页 |
4.3.1 基于财务因素分析 | 第49-53页 |
4.3.2 基于代理理论视角分析 | 第53-55页 |
4.3.3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视角分析 | 第55-58页 |
第五章 华能国际发展建议与启示 | 第58-61页 |
5.1 华能国际发展建议 | 第58-59页 |
5.1.1 维持高派现股利政策发放和维持企业长远发展的平衡点 | 第58页 |
5.1.2 丰富股利分配方式,发放股票股利 | 第58页 |
5.1.3 强化管理和监督的力度 | 第58-59页 |
5.1.4 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 | 第59页 |
5.2 案例启示 | 第59-61页 |
5.2.1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59-60页 |
5.2.2 注重自身盈利水平的提高 | 第60页 |
5.2.3 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结论 | 第61-62页 |
6.1.1 华能国际股利政策的特点 | 第61页 |
6.1.2 财务状况尤其是盈利能力是华能国际派发现金股利的基础 | 第61页 |
6.1.3 非财务因素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 第61-62页 |
6.1.4 合理的现金股利并不是越高越好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6.2.1 股改和股权重组对华能国际股利政策的影响 | 第62页 |
6.2.2 宏观市场的环境对华能国际股利政策的影响 | 第62-63页 |
6.2.3 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关系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