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浮桥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浮桥技术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2.2 浮式结构理论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3 浮式结构物强度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3 主要难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高架浮动门桥水动力学模型 | 第16-30页 |
2.1 钢梁的主要结构组成 | 第16-17页 |
2.2 高架门桥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 第17-18页 |
2.2.1 高架门桥的主要战术技术条件 | 第17-18页 |
2.2.2 水文气象条件 | 第18页 |
2.3 桥梁动力性能判定及标准 | 第18-19页 |
2.3.1 桥梁的自振频率 | 第18页 |
2.3.2 桥梁挠度 | 第18-19页 |
2.4 结构建模 | 第19-29页 |
2.4.1 前期设计 | 第19-22页 |
2.4.2 建模流程 | 第22-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高架浮动门桥稳性研究 | 第30-44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支座约束形式对结构稳性的探讨 | 第30-34页 |
3.3 浮墩间距对结构稳性的影响 | 第34-38页 |
3.4 不同浮墩高度时高架门桥的稳性 | 第38-40页 |
3.5 列车载荷对高架门桥稳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3.6 不同风速下门桥的稳性 | 第42-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浮动结构水动力计算及运动响应的计算理论 | 第44-54页 |
4.1 概述 | 第44页 |
4.2 三维势流问题的解 | 第44-50页 |
4.2.1 坐标系的建立 | 第45页 |
4.2.2 流场速度势的分解及定解条件 | 第45-49页 |
4.2.3 格林函数 | 第49-50页 |
4.3 水动力计算分析理论 | 第50-51页 |
4.3.1 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系数 | 第50页 |
4.3.2 一阶波浪力 | 第50-51页 |
4.3.3 二阶波浪力 | 第51页 |
4.4 频域运动控制方程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波浪载荷作用下高架浮动门桥水动力及运动响应分析 | 第54-86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门桥的水动力计算 | 第54-63页 |
5.2.1 门桥尺寸的确定 | 第54页 |
5.2.2 门桥水动力性能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5.2.3 入射波的设置 | 第55页 |
5.2.4 不同水深下高架浮动门桥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 第55-60页 |
5.2.5 不同入射角下门桥的水动力特性性能与分析 | 第60-63页 |
5.3 门桥的运动响应及强度分析 | 第63-85页 |
5.3.1 概述 | 第63-64页 |
5.3.2 波浪载荷的计算方法 | 第64-66页 |
5.3.3 波浪谱的选取 | 第66-67页 |
5.3.4 主要载荷参数 | 第67页 |
5.3.5 波浪长期统计资料 | 第67-68页 |
5.3.6 设计波各参数的确定 | 第68-69页 |
5.3.7 载荷传递函数的计算 | 第69-72页 |
5.3.8 波浪载荷长期预报及设计波参数 | 第72-74页 |
5.3.9 基于设计波的结构计算 | 第74-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结论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 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