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 第12-1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1.1 公务员 | 第12页 |
2.1.2 基层公务员 | 第12页 |
2.1.3 绩效 | 第12页 |
2.1.4 绩效考核 | 第12-1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3页 |
2.2.2 激励理论 | 第13-14页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页 |
2.3 绩效考核的方法 | 第14-16页 |
2.3.1 相对评价法 | 第14-15页 |
2.3.2 绝对评价法 | 第15页 |
2.3.3 描述法 | 第15-16页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 | 第16-23页 |
3.1 黑龙江省J市某区工商局的公务员队伍结构 | 第16页 |
3.2 黑龙江省J市某区工商局的主要职责 | 第16-17页 |
3.3 机构设置情况 | 第17-20页 |
3.4 考核内容和标准 | 第20-21页 |
3.5 考核方法和程序 | 第21-23页 |
第四章 黑龙江省J市某区工商局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 | 第23-27页 |
4.1 黑龙江省J市某区工商局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4.1.1 难以建立有统一标准的考核体系 | 第23页 |
4.1.2 考核主体单一,责任不明确 | 第23页 |
4.1.3 考核方法较落后,缺乏有效监督 | 第23-24页 |
4.1.4 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 | 第24-25页 |
4.2 黑龙江省J市工商局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成因 | 第25-27页 |
4.2.1 绩效考核理念偏差 | 第25页 |
4.2.2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25-26页 |
4.2.3 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绩效管理工具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国外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经验与启示 | 第27-30页 |
5.1 国外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概略 | 第27-29页 |
5.1.1 日本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 第27页 |
5.1.2 韩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 第27-28页 |
5.1.3 美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 第28页 |
5.1.4 法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 第28页 |
5.1.5 英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 第28-29页 |
5.2 中外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比较借鉴 | 第29-30页 |
5.2.1 成绩指标与能力指标并重 | 第29页 |
5.2.2 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 | 第29页 |
5.2.3 考核标准全面系统合理 | 第29页 |
5.2.4 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 | 第29-30页 |
第六章 完善健全绩效考核方法 | 第30-33页 |
6.1 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 | 第30-31页 |
6.2 建立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全面考核机制 | 第31页 |
6.3 完善公示制度,实行公开考核 | 第31-32页 |
6.4 引入末位淘汰制,强化竞争激励 | 第32页 |
6.5 强化绩效考核的过程监督,完善绩效反馈机制 | 第32-33页 |
第七章 完善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保障措施 | 第33-35页 |
7.1 提升绩效考核主体专业化水平 | 第33页 |
7.2 完善绩效考核的组织保障 | 第33页 |
7.3 完善绩效考核的制度保障 | 第33页 |
7.4 严格规范考核工作的相关程序 | 第33-34页 |
7.5 增强绩效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