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碳纳米管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行为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 第15-36页 |
1 前言 | 第15-16页 |
2 碳纳米管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机制 | 第16-28页 |
2.1 吸附的非线性及吸附空间点位 | 第17-18页 |
2.2 吸附作用力 | 第18-20页 |
2.3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模型 | 第20-21页 |
2.4 碳纳米管结构与表面性质对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的影响 | 第21-24页 |
2.5 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第24-25页 |
2.6 环境条件对碳纳米管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 第25-27页 |
2.7 碳纳米管对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的定量预测模型 | 第27-28页 |
3 有机污染物在碳纳米管上的竞争吸附作用机理 | 第28-30页 |
4 碳纳米管对有机污染物的脱附作用机理 | 第30-33页 |
5 存在问题和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 第33-36页 |
5.1 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5.2 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的性质与表征 | 第36-40页 |
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 | 第36-38页 |
2 有机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38-40页 |
第三章 pH对碳纳米管吸附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及机理 | 第40-56页 |
1 前言 | 第40-4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2.2 pH影响吸附实验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3.1 pH影响吸附曲线 | 第43-45页 |
3.2 1-萘酚的解离和损失与pH的关系 | 第45-49页 |
3.3 pH和碳纳米管表面含氧官能团对1-萘酚在碳纳米管上吸附作用的影响 | 第49-54页 |
4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碳纳米管表面氧化性质对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的影响及机理 | 第56-70页 |
1 前言 | 第56-5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2.2 碳纳米管对有机物的吸附实验 | 第58页 |
2.3 碳纳米管对水蒸气的吸附实验 | 第58-59页 |
2.4 吸附等温线模型与拟合 | 第5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8页 |
3.1 碳纳米管表面氧化对有机物吸附亲和力的影响 | 第59-65页 |
3.2 碳纳米管表面氧化对有机物饱和吸附量的影响 | 第65-68页 |
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碳纳米管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机理及定量预测模型 | 第70-94页 |
1 前言 | 第70-7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71-72页 |
2.2 碳纳米管对有机物的吸附实验 | 第72-73页 |
2.3 吸附等温线模型与拟合 | 第73页 |
2.4 有机物溶剂化参数、线性溶剂化能量关系(LSERs)及回归分析 | 第7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3-93页 |
3.1 吸附等温线与DA模型拟合结果 | 第73-85页 |
3.2 饱和吸附量与有机物理化性质及碳纳米管结构表面性质间的定量关系 | 第85页 |
3.3 吸附亲和力与有机物理化性质及碳纳米管结构表面性质间的定量关系 | 第85-90页 |
3.4 碳纳米管对有机物吸附作用的预测 | 第90-93页 |
4 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萘与2,4-二氯苯酚、对氯苯胺在碳纳米管上的竞争吸附作用及机理 | 第94-107页 |
1 前言 | 第94-9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95-9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95页 |
2.2 碳纳米管对有机物的吸附实验 | 第95-96页 |
2.3 吸附等温线模型与拟合 | 第9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5页 |
3.1 pH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第96-100页 |
3.2 萘与非解离态2,4-二氯苯酚/对氯苯胺的竞争吸附 | 第100-103页 |
3.3 萘与解离态2,4-二氯苯酚/对氯苯胺的竞争吸附 | 第103-105页 |
4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七章 碳纳米管对有机污染物的脱附及机理 | 第107-123页 |
1 前言 | 第107-108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08-11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08-109页 |
2.2 碳纳米管对有机物的吸附与脱附实验 | 第109-110页 |
2.3 吸附等温线模型与拟合 | 第110页 |
2.4 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110-11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2页 |
3.1 吸附与脱附等温线 | 第111-115页 |
3.2 脱附滞后的可靠性检验 | 第115-118页 |
3.3 脱附滞后机理 | 第118-122页 |
4 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123-127页 |
1 研究结论 | 第123-125页 |
2 创新点 | 第125-126页 |
3 研究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9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与专利情况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