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LtrB及其逆转录酶形成的RNP冷冻电镜结构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25页
    1.1 第二类内含子简介第9-15页
        1.1.1 第二类内含子的RNA第10-12页
        1.1.2 第二类内含子编码的蛋白质第12页
        1.1.3 第二类内含子RNA的催化活性第12-13页
        1.1.4 第二类内含子的三维结构第13-14页
        1.1.5 第二类内含子的转移第14-15页
        1.1.6 第二类内含子的进化第15页
    1.2 冷冻电子显微镜基本知识第15-20页
        1.2.1 透射电子显微镜起源第15-16页
        1.2.2 电子的波动性原理第16页
        1.2.3 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第16-17页
        1.2.4 三维电子显微镜第17-18页
        1.2.5 透射电镜成像理论第18页
        1.2.6 电镜三维重构理论第18-19页
        1.2.7 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第19-20页
    1.3 生物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第20-23页
        1.3.1 负染技术第20-21页
        1.3.2 冷冻样品制备技术第21-23页
    1.4 课题背景与选题依据第23-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方法及生物样品制备第25-40页
    2.1 负染技术及方法第25-28页
        2.1.1 负染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第25-26页
        2.1.2 负染电镜样品检查方法第26-27页
        2.1.3 负染数据收集步骤第27页
        2.1.4 负染倾转对的收集方法第27-28页
    2.2 冷冻技术及方法第28-34页
        2.2.1 制备冷冻样品的顺序第28-29页
        2.2.2 存放gridbox的离心管的做法第29页
        2.2.3 冷冻电镜样品检验方法第29-31页
        2.2.4 冷冻样品手动收集数据的方法第31-34页
    2.3 在铜网上铺连续薄碳膜的方法第34-37页
    2.4 生物样品的制备第37-40页
第3章 第IIA类内含子的负染电镜结构研究第40-59页
    3.1 快速随机圆锥重构方法第40-48页
        3.1.1 随机圆锥重构方法简介第40-41页
        3.1.2 随机圆锥重构方法的步骤第41-42页
        3.1.3 开发快速随机圆锥重构软件的必要性第42-43页
        3.1.4 开发快速随机圆锥重构软件的主要思路第43页
        3.1.5 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和主要软件第43-45页
        3.1.6 根据图像特征转换倾转对坐标方法第45-46页
        3.1.7 颗粒坐标的精细化第46-48页
    3.2 快速随机圆锥重构方法得到LtrB的三维模型第48-59页
        3.2.1 底层命令的构建第48-56页
        3.2.2 RNP复合物的负染电镜三维结构第56-59页
第4章 第IIA类内含子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第59-82页
    4.1 使用冷冻电镜获取IIA内含子的高分辨率结构第59-61页
        4.1.1 冷冻样品制备以及数据收集第59页
        4.1.2 冷冻电镜数据处理第59-61页
    4.2 从冷冻电镜三维图像搭建原子模型第61-67页
        4.2.1 RNA部分模型的搭建第61-62页
        4.2.2 蛋白质部分LtrA模型的搭建第62-67页
    4.3 第二类内含子A的结构分析第67-78页
        4.3.1 內源第二类内含子RNP复合物的整体结构第67-71页
        4.3.2 LtrA的结构第71-77页
        4.3.3 内含子RNA和LtrA的相互作用第77-78页
    4.4 LtrB内含子及其逆转录酶形成的RNP复合物的讨论第78-82页
第5章 其他工作:TLR13的结构及功能研究第82-97页
    5.1 TLRs蛋白简介第82-85页
    5.2 TLR13特异性识别单链RNA机制研究第85-89页
        5.2.1 TLR13蛋白的表达纯化第85-86页
        5.2.2 TLR13LRR-ssRNA13复合物的负染电镜结构分析第86-87页
        5.2.3 冷冻样品分析第87-89页
    5.3 TLR13LRR-ssRNA13晶体结构分析第89-95页
    5.4 关于TLR13结构的讨论第95-97页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97-102页
    6.1 论文总结第97-99页
        6.1.1 LtrB及其逆转录酶LtrA形成的复合物结构第97-98页
        6.1.2 快速随机圆锥重构方法的建立第98页
        6.1.3 TLR13的结构分析第98-99页
    6.2 LtrB复合物工作的展望第99-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体旁路途径异常活化相关肾脏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遗传机制研究
下一篇:低占空比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调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