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理论方面研究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一、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起到了积极有效 | 第13页 |
二、股权激励与公司财务效应两者之间具有阶段效应 | 第13-14页 |
三、股权激励对公司财务效应存在消极效应观点 | 第14页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一、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起到了积极效应 | 第14-15页 |
二、股权激励对公司财务效应存在消极效应观点 | 第15页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 | 第17-21页 |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定义 | 第17页 |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页 |
三、激励理论 | 第18页 |
第三节 公司绩效的评价方法 | 第18-21页 |
一、财务指标法 | 第19页 |
二、事件研究法 | 第19-20页 |
三、经济增加值评价法 | 第20-21页 |
第四章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股权激励背景与现状 | 第21-32页 |
第一节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股权激励背景 | 第21-26页 |
一、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股权激励行业现状 | 第21-22页 |
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股权激励的行业背景 | 第22-23页 |
三、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股权激励模式分析 | 第23-26页 |
第二节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股权激励现状 | 第26-29页 |
一、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性质比较 | 第26页 |
二、实施股权激励的方式比较 | 第26-27页 |
三、实施股权激励的激励比例 | 第27-28页 |
四、实施股权激励的有效期 | 第28页 |
五、实施股权激励的进展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 | 第29-32页 |
一、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 第29-30页 |
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股权激励目标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32-59页 |
第一节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样本公司股权激励绩效分析 | 第32-41页 |
一、样本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情况 | 第32-33页 |
二、股权激励对长期经营绩效的影响 | 第33-37页 |
三、单个样本公司股权激励绩效变化分析 | 第37-41页 |
第二节 英飞拓股权激励背景 | 第41-44页 |
一、英飞拓公司介绍 | 第41-42页 |
二、公司历史介绍 | 第42-43页 |
三、股权激励计划及实施情况 | 第43-44页 |
第三节 英飞拓公司股权激励绩效分析 | 第44-54页 |
一、公司长期绩效分析 | 第45-47页 |
二、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 第47-49页 |
三、公司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 第49-51页 |
四、公司 EVA 变动分析 | 第51-54页 |
五、公司机构投资者变化分析 | 第54页 |
第四节 英飞拓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点分析 | 第54-58页 |
一、英飞拓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第54-55页 |
二、英飞拓股权激励要点分析 | 第55-58页 |
第五节 研究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结语与展望 | 第59-62页 |
第一节 对策建议 | 第59-61页 |
一、完善职业经理人机制 | 第59页 |
二、增加股权激励方案与企业的匹配性 | 第59-60页 |
三、选择适合本公司的绩效评价方案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61-62页 |
一、本文存在的局限性 | 第61页 |
二、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