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国内外住宅产业化相关政策 | 第16页 |
2.1.1 国外住宅产业化政策措施 | 第16页 |
2.1.2 国内住宅产业化政策措施 | 第16页 |
2.2 政策感知定义 | 第16-17页 |
2.3“政策感知”维度的相关研究 | 第17-24页 |
2.3.1 对政策条文规定了解度的研究 | 第17-18页 |
2.3.2 对政策实施必要性/重要性的研究 | 第18-19页 |
2.3.3 对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 第19-20页 |
2.3.4 对政策内容认可程度的研究 | 第20-21页 |
2.3.5 政策实施的利弊影响研究 | 第21页 |
2.3.6 对政策公平性的研究 | 第21-22页 |
2.3.7 对政策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完善性)的研究 | 第22页 |
2.3.8 对政策推广力度满意度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9 对政策贯彻落实程度感知的研究 | 第23页 |
2.3.10 对政策实施程序便利程度的研究 | 第23页 |
2.3.11 对政策宣传力度感知的研究 | 第23-24页 |
2.3.12 对政策主管部门满意度的研究 | 第24页 |
2.4 感知对政策接受意愿的影响研究 | 第24-26页 |
2.5“政策感知”和“政策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第3章 建筑施工企业对住宅产业化感知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第27-36页 |
3.1 问卷设计流程 | 第27页 |
3.2 问卷测量题项的设置 | 第27-32页 |
3.2.1 政策感知维度和政策参与政策执行意愿题项设置 | 第28-31页 |
3.2.2 政策感知和参与政策执行意愿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3.2.3 初始问卷 | 第32页 |
3.3 结构访谈 | 第32-33页 |
3.4 问卷预调研 | 第33-34页 |
3.5 最终问卷 | 第34页 |
3.6 问卷发放与收集 | 第34-36页 |
3.6.1 样本对象及样本量的确定 | 第34-35页 |
3.6.2 问卷的发放 | 第35-36页 |
第4章 企业政策感知维度研究 | 第36-47页 |
4.1 问卷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6-40页 |
4.1.1 基本信息描述 | 第36-37页 |
4.1.2 问卷数据项目分析 | 第37-40页 |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理论 | 第40-45页 |
4.2.1 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 第42-44页 |
4.2.2 提取公因子及确定因子个数 | 第44页 |
4.2.3 因子旋转 | 第44-45页 |
4.3 信度分析 | 第45-46页 |
4.4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第5章 企业参与政策执行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 第47-73页 |
5.1 有序Logistic回归方法介绍 | 第47-49页 |
5.1.1 有序Logistic模型及参数介绍 | 第47-48页 |
5.1.2 Logistic模型假设检验 | 第48-49页 |
5.2 企业参与政策执行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9-69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49-50页 |
5.2.2 影响企业参与政策执行意愿的因素分析 | 第50-55页 |
5.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第55-62页 |
5.2.4 人口及企业特征与政策评价、对政府部门评价Pearson相关性检验 | 第62-64页 |
5.2.5 人口及企业特征与企业对现场装配化政策的评价回归分析 | 第64-67页 |
5.2.6 人口及企业特征与企业对政策主管部门的评价回归分析 | 第67-69页 |
5.3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5.4 政策建议 | 第70-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6.2.1 研究不足 | 第73-74页 |
6.2.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表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