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喷雾—热化学反应法制备碳包覆与掺杂二元镍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8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2-14页
    1.3 锂离子正极材料简介第14-20页
        1.3.1 橄榄石型LiMPO_4(M= Fe、Ni、V、Co等)第16-17页
        1.3.2 尖晶石LiMn_2O_4第17-18页
        1.3.3 层状LiMO_2(M= Ni、Co、Mn等)第18-20页
    1.4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MO_2的研究现状第20-24页
        1.4.1 简介第20页
        1.4.2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结构简介第20页
        1.4.3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20-22页
        1.4.4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第22-24页
    1.5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第24-26页
        1.5.1 喷雾干燥法第24-25页
        1.5.2 高温固相法第25页
        1.5.3 水热法第25页
        1.5.4 溶胶凝胶法第25页
        1.5.5 共沉淀法第25-26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6-28页
        1.6.1 研究意义第26页
        1.6.2 研究内容第26页
        1.6.3 创新点第26-28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8-35页
    2.1 实验试剂第28-29页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第29-30页
    2.3 实验方案及步骤第30-32页
        2.3.1 材料的制备第30-31页
        2.3.2 电池的装配第31-32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33页
        2.4.1 电池充放电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2页
        2.4.2 循环伏安测试第32页
        2.4.3 交流阻抗测试第32-33页
    2.5 材料的表征第33-35页
        2.5.1 X射线衍射仪分析测试(XRD)第33页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第33页
        2.5.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FESEM)第33页
        2.5.4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EM)第33-34页
        2.5.5 热重分析测试(TG)第34-35页
第3章 压力式喷雾干燥法制备Li_(1.2)Ni_(0.2)Mn_(0.6)O_2过程的探究第35-53页
    3.1 前言第35-36页
    3.2 富锂正极材料Li_(1.2)Ni_(0.2)Mn_(0.6)O_2制备流程第36页
    3.3 前驱体的合成第36-47页
        3.3.1 不同锂源对制备Li_(1.2)Ni_(0.2)Mn_(0.6)O_2材料的影响第37-39页
        3.3.2 不同量的氢氧化锂对制备Li_(1.2)Ni_(0.2)Mn_(0.6)O_2材料的影响第39-41页
        3.3.3 不同进风温度对制备Li_(1.2)Ni_(0.2)Mn_(0.6)O_2材料的影响第41-43页
        3.3.4 不同喷雾压力对制备Li_(1.2)Ni_(0.2)Mn_(0.6)O_2材料的影响第43-47页
    3.4 优化条件下合成材料的性能第47-51页
        3.4.1 优化条件下合成前驱体的TG分析第47-48页
        3.4.2 优化条件下合成Li_(1.2)Ni_(0.2)Mn_(0.6)O_2 XRD分析第48页
        3.4.3 优化条件下合成Li_(1.2)Ni_(0.2)Mn_(0.6)O_2循环伏安分析第48-49页
        3.4.4 优化条件下合成Li_(1.2)Ni_(0.2)Mn_(0.6)O_2充放电性能分析第49-51页
        3.4.5 优化条件下合成Li_(1.2)Ni_(0.2)Mn_(0.6)O_2 FESEM分析第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Co掺杂对Li_(1.2)Ni_(0.2)Mn_(0.6)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53-63页
    4.1 前言第53页
    4.2 实验流程第53-54页
    4.3 Co掺杂对Li_(1.2)Ni_(0.2)Mn_(0.6)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4-62页
        4.3.1 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分析第54-57页
        4.3.2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7-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Li_(1.2)Ni_(0.2)Mn_(0.6)O_2的包覆与掺杂改性研究第63-83页
    5.1 前言第63-64页
    5.2 实验流程第64-65页
        5.2.1 Al_2O_3包覆Li_(1.2)Ni_(0.2)Mn_(0.6)O_2实验第64页
        5.2.2 LPAN包覆、掺杂Li_(1.2)Ni_(0.2)Mn_(0.6)O_2改性实验第64-65页
    5.3 Al_2O_3包覆Li_(1.2)Ni_(0.2)Mn_(0.6)O_2结果与分析第65-73页
        5.3.1 Al_2O_3包覆Li_(1.2)Ni_(0.2)Mn_(0.6)O_2的XRD分析第65-66页
        5.3.2 Al_2O_3包覆Li_(1.2)Ni_(0.2)Mn_(0.6)O_2的形貌分析第66-68页
        5.3.3 Al_2O_3包覆Li_(1.2)Ni_(0.2)Mn_(0.6)O_2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8-73页
    5.4 LPAN包覆、掺杂Li_(1.2)Ni_(0.2)Mn_(0.6)O_2结果与分析第73-82页
        5.4.1 LPAN包覆、掺杂Li_(1.2)Ni_(0.2)Mn_(0.6)O_2的XRD分析第73-74页
        5.4.2 LPAN包覆、掺杂Li_(1.2)Ni_(0.2)Mn_(0.6)O_2的形貌分析第74-75页
        5.4.3 LPAN包覆、掺杂Li_(1.2)Ni_(0.2)Mn_(0.6)O_2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75-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6.1 结论第83-84页
    6.2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噪声抵消算法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战时缓刑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