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25-20 kaB.P.中祁连疏勒河地区钙华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题目来源第10页
    1.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1 选题依据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国内外对钙华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2 硫磺山地区钙华的研究现状第16页
        1.3.3 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页
    1.5 工作方法及工作量第18-20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6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0-21页
    2.2 区域地层第21-24页
    2.3 大地构造第24-26页
第3章 研究区钙华的分类、特征第26-31页
    3.1 钙华分类第26页
    3.2 钙华中的碎屑物分类第26-27页
    3.3 钙华矿物组成第27页
    3.4 钙华的岩石特征、厚度与矿物组成第27-31页
第4章 样品的采集、测试及其分析第31-43页
    4.1 样品的来源、采集、分析第31-33页
    4.2 钙华测年方法及应用依据第33-36页
        4.2.1 测年方法第33-34页
        4.2.2 通过U-Series法和 14C法对钙华测年的依据第34-36页
    4.3 研究区钙华测试结果分析第36-43页
        4.3.1 钙华测年分析第36-41页
        4.3.2 钙华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第41-43页
第5章 研究区古气候变化及其意义第43-60页
    5.1 岩溶作用的过程第43-44页
    5.2 钙华沉积速率对古气候环境变化的反映第44-46页
    5.3 钙华 δ13C、δ18O值变化对古气候环境的记录第46-52页
        5.3.1 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第46-47页
        5.3.2 钙华 δ13C、δ18O值对古气候环境的记录第47-52页
    5.4 研究区古气候记录与其他地区古气候记录载体的对比第52-57页
        5.4.1 与中纬度东亚季风区石笋记录古气候变化的对比第52-53页
        5.4.2 与低纬度地区深海沉积物(有孔虫、珊瑚)记录古气候变化的对比第53-55页
        5.4.3 与高纬度地区冰芯记录古气候变化对比第55-56页
        5.4.4 与兰州地区红咀寺剖面(黄土)记录 30kaB.P期间古气候对比第56-57页
    5.5 小结第57-60页
结论第60-62页
致谢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356铝合金汽车轮毂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下一篇:基于集成创新理论的宠物用品整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