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 第16-19页 |
2.1 美丽乡村概念 | 第16-17页 |
2.1.1 美丽乡村概念的由来 | 第16页 |
2.1.2 美丽乡村的内涵 | 第16-17页 |
2.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 | 第17页 |
2.2.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由来 | 第17页 |
2.2.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 第17页 |
2.3 美丽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别 | 第17-18页 |
2.4 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 | 第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敦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 第19-30页 |
3.1 敦煌市概况 | 第19-20页 |
3.1.1 地理区位和人口 | 第19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19页 |
3.1.3 自然资源条件 | 第19-20页 |
3.2 敦煌市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第20-22页 |
3.2.1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 第20-21页 |
3.2.2 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思想 | 第21页 |
3.2.3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措施 | 第21-22页 |
3.3 敦煌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法 | 第22-26页 |
3.3.1 改善村居环境 | 第23-24页 |
3.3.2 完善基础设施 | 第24页 |
3.3.3 促进产业融合 | 第24-25页 |
3.3.4 保护生态环境 | 第25页 |
3.3.5 健全民主管理 | 第25-26页 |
3.4 敦煌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3.4.1 农民思想认识不统一 | 第26页 |
3.4.2 资金投入不平衡 | 第26-27页 |
3.4.3 建设载体单一化 | 第27页 |
3.4.4 机制机构不健全 | 第27页 |
3.5 敦煌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3.5.1 农民重视程度不够 | 第27-28页 |
3.5.2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 第28页 |
3.5.3 建设思路创新不够 | 第28-29页 |
3.5.4 政府管理后劲不足 | 第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分析 | 第30-34页 |
4.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案例 | 第30-31页 |
4.1.1 浙江桐庐富春江畔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第30页 |
4.1.2 甘肃康县大绿野趣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 第30-31页 |
4.2 国外美丽乡村建设案例 | 第31-32页 |
4.2.1 韩国新村运动 | 第31-32页 |
4.2.2 日本造村运动 | 第32页 |
4.3 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经验分析 | 第32-33页 |
4.3.1 着眼长远,科学规划 | 第32-33页 |
4.3.2 因地制宜,产业融合 | 第33页 |
4.3.3 统筹兼顾,示范带动 | 第33页 |
4.3.4 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 第3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敦煌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 第34-40页 |
5.1 抢抓机遇扩大优势 | 第34-35页 |
5.1.1 区位优势 | 第34页 |
5.1.2 资源优势 | 第34-35页 |
5.1.3 人文优势 | 第35页 |
5.1.4 机遇优势 | 第35页 |
5.2 强化宣传,发挥农民建设主导地位 | 第35-36页 |
5.2.1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民主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 第36页 |
5.2.2 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干部主力军 | 第36页 |
5.2.3 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 | 第36页 |
5.3 突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 第36-37页 |
5.3.1 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 | 第37页 |
5.3.2 加快农村现代设施农业发展 | 第37页 |
5.3.3 加速发展文化旅游业 | 第37页 |
5.3.4 加力农村信息化建设 | 第37页 |
5.4 丰富载体,挖掘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 第37-38页 |
5.4.1 促进多元产业融合 | 第38页 |
5.4.2 繁荣乡村旅游产业 | 第38页 |
5.4.3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 第38页 |
5.4.4 提倡绿色生产生活 | 第38页 |
5.5 创新机制,转变政府管理服务角色 | 第38-39页 |
5.5.1 强化农村制度供给 | 第39页 |
5.5.2 健全科学化的考核制度 | 第39页 |
5.5.3 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第39页 |
5.5.4 建立农村环境保洁机制 | 第3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