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强夯法简介 | 第7-8页 |
1.3 国内外强夯机的发展概况 | 第8-12页 |
1.3.1 国外强夯机的发展概况 | 第8-9页 |
1.3.2 国内强夯机的发展概况 | 第9-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臂架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14-23页 |
2.1 臂架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 | 第14-17页 |
2.1.1 YTQH800臂架系统组成 | 第14-15页 |
2.1.2 YTQH800臂架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 | 第15-17页 |
2.2 臂架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17-19页 |
2.3 采用VB实现一维动力学方程的可视化 | 第19-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强夯机臂架系统的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23-51页 |
3.1 臂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3-26页 |
3.2 时间步长设置 | 第26-27页 |
3.3 结构阻尼的确定 | 第27-30页 |
3.4 动力学计算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3.5 某起事故原因分析 | 第34-50页 |
3.5.1 臂架正常回弹弹簧能否压死 | 第34-35页 |
3.5.2 起吊夯锤时防倾杆弹簧已经顶死回弹最大推力 | 第35-39页 |
3.5.3 防倾杆推力多大时臂架会发生强度破坏 | 第39-43页 |
3.5.4 臂架结构的屈曲稳定性分析 | 第43-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