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1.2.1 西方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 | 第7-8页 |
1.2.2 国内在城市管理、市容环境管理及其长效机制方面的研究 | 第8-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1.4.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1-12页 |
1.4.2 城市治理理论 | 第12-13页 |
1.4.3 市容环境管理 | 第13页 |
1.4.4 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 第13-16页 |
2 中山区市容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 第16-22页 |
2.1 研究工具、调查对象选取及资料搜集过程 | 第16页 |
2.1.1 研究工具 | 第16页 |
2.1.2 调查对象选取过程 | 第16页 |
2.1.3 资料收集过程 | 第16页 |
2.2 大连市市容环境管理总体情况 | 第16-18页 |
2.2.1 大连市环境特点 | 第16-17页 |
2.2.2 大连市市容环境管理体制机制 | 第17-18页 |
2.3 中山区市容环境具体情况 | 第18-21页 |
2.3.1 中山区环境特点 | 第18-19页 |
2.3.2 中山区市容环境管理体制机制 | 第19-21页 |
2.4 中山区2015年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情况 | 第21-22页 |
3 中山区市容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9页 |
3.1 中山区市容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1.1 突击整治为主缺少后续管理 | 第22页 |
3.1.2 围堵过多缺乏疏导 | 第22-23页 |
3.1.3 街区外表整洁内部设施老旧 | 第23页 |
3.1.4 立体空间缺乏管理 | 第23-24页 |
3.2 中山区市容环境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3.2.1 市容环境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不畅 | 第24-25页 |
3.2.2 前端管理人员结构复杂混乱 | 第25页 |
3.2.3 法律法规依据和工作标准不完备 | 第25-26页 |
3.3 国内城市管理发展趋势和经验借鉴 | 第26-29页 |
3.3.1 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先导 | 第26页 |
3.3.2 以市场、社会、法治手段为协同 | 第26-27页 |
3.3.3 以标准化执法和服务为准则 | 第27页 |
3.3.4 以数字化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为载体 | 第27-28页 |
3.3.5 以权威、客观、公开的考评为动力 | 第28-29页 |
4 完善中山区市容环境长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29-35页 |
4.1 建立市容环境管理联动机制 | 第29-32页 |
4.1.1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 第29-30页 |
4.1.2 建立高效的工作流转平台 | 第30-31页 |
4.1.3 建立严格地管理考核平台 | 第31-32页 |
4.2 加强法治化、标准化建设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 第32-33页 |
4.2.1 加强市容环境管理法治化建设 | 第32页 |
4.2.2 加强市容环境管理标准化建设 | 第32-33页 |
4.2.3 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 第33页 |
4.3 充分发挥社会自治作用 | 第33-35页 |
4.3.1 加强宣传教育 | 第33页 |
4.3.2 加强居民自治 | 第33页 |
4.3.3 加强企事业单位自治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A 中山区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情况访谈提纲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