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Ⅱ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镁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菱镁矿碳化法制备高活性氧化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9页
    1.1 前言第15页
    1.2 定-转子反应器第15-16页
        1.2.1 定-转子反应器基本结构第15-16页
        1.2.2 定-转子反应器的特点第16页
    1.3 菱镁矿资源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第16-17页
        1.3.1 菱镁矿矿物特性第16-17页
        1.3.2 菱镁矿利用现状第17页
    1.4 氧化镁的发展历程第17-19页
        1.4.1 国外氧化镁的发展历程第18页
        1.4.2 国内氧化镁的发展历程第18-19页
    1.5 氧化镁的分类第19-21页
        1.5.1 煅烧氧化镁第19页
        1.5.2 轻质氧化镁第19-20页
        1.5.3 重质氧化镁第20页
        1.5.4 高纯镁砂第20页
        1.5.5 活性氧化镁第20-21页
    1.6 活性氧化镁的制备方法第21-26页
        1.6.1 煅烧法第21-22页
        1.6.2 碳化法第22-23页
        1.6.3 沉淀法第23页
        1.6.4 水氯镁石热解法第23页
        1.6.5 酸解法第23-24页
        1.6.6 卤水碳铵法第24-25页
        1.6.7 微波辐射法第25页
        1.6.8 其它方法第25-26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6-29页
        1.7.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页
        1.7.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6-29页
第二章 实验内容第29-37页
    2.1 实验原料、药品和仪器第29-31页
        2.1.1 实验原料第29页
        2.1.2 实验药品第29-30页
        2.1.3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第31-34页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分析第31页
        2.2.2 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第31-32页
        2.2.3 热重分析第32页
        2.2.4 产品氧化镁吸碘值的测量标准第32页
        2.2.5 氧化镁纯度的测量标准第32-34页
    2.3 实验工艺流程第34-37页
        2.3.1 消化过程第34页
        2.3.2 碳化过程第34-35页
        2.3.3 热解过程第35页
        2.3.4 煅烧过程第35-37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65页
    3.1 消化过程的研究第37-38页
    3.2 鼓泡搅拌反应器中碳化过程的研究第38-43页
        3.2.1 碳化温度对碳化率的影响第39-40页
        3.2.2 碳化时间对碳化率的影响第40页
        3.2.3 浆料浓度对碳化率的影响第40-41页
        3.2.4 搅拌速率对碳化率的影响第41-42页
        3.2.5 小结第42-43页
    3.3 定-转子反应器中碳化过程的研究第43-47页
        3.3.1 定-转子反应器转速对碳化速率的影响第43-44页
        3.3.2 液体循环量对碳化速率的影响第44-45页
        3.3.3 浆料浓度对碳化率的影响第45-46页
        3.3.4 小结第46-47页
    3.4 热解过程的研究第47-55页
        3.4.1 热解温度对热解速率的影响第47-48页
        3.4.2 热解压力对热解速率的影响第48-49页
        3.4.3 热解温度对氧化镁产品活性的影响第49-53页
        3.4.4 热解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第53-54页
        3.4.5 小结第54-55页
    3.5 煅烧过程的研究第55-59页
        3.5.1 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第56-58页
        3.5.2 升温速率对氧化镁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3.5.3 小结第59页
    3.6 较优工艺条件下制备活性氧化镁以及产品分析第59-62页
    3.7 氧化镁产品的活性再生实验第62-65页
        3.7.1 氧化镁失活条件考察第62-63页
        3.7.2 失活氧化镁的活性再生研究第63-64页
        3.7.3 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5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5-77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二维码的安全认证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沌的流密码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