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创新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1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困境 | 第12页 |
1.1.2 产品质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12-14页 |
1.1.3 以行政地区为划分依据的区域经济 | 第14页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4-19页 |
1.2.1 研究思路:产品质量创新的两阶段路径 | 第14-17页 |
1.2.2 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回顾 | 第21-31页 |
2.1 质量的概念 | 第21-23页 |
2.1.1 质量定义的演进 | 第21-22页 |
2.1.2 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 | 第22-23页 |
2.2 产品质量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基于产品种类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型 | 第24-25页 |
2.2.3 基于产品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模型 | 第25-26页 |
2.3 产品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26-30页 |
2.3.1 国外研究 | 第26-27页 |
2.3.2 国内研究 | 第27-29页 |
2.3.3 文献述评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 第31-38页 |
3.1 产品质量创新两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4页 |
3.1.1 产品质量创新第一阶段评价指标 | 第31-33页 |
3.1.2 产品质量创新第二阶段评价指标 | 第33-34页 |
3.2 评价方法选择 | 第34-37页 |
3.2.1 相关评价方法介绍 | 第35-36页 |
3.2.2 最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8-55页 |
4.1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 第38-44页 |
4.1.1 产品质量创新第一阶段投入指标数据 | 第38-41页 |
4.1.2 产品质量创新第一阶段产出指标数据 | 第41-43页 |
4.1.3 产品质量创新第二阶段产出指标数据 | 第43-44页 |
4.2 评价实施 | 第44-53页 |
4.2.1 产品质量创新第一阶段技术效率实证评价 | 第44-49页 |
4.2.2 产品质量创新第二阶段经济效率实证评价 | 第49-53页 |
4.3 评价结论 | 第53-54页 |
4.3.1 产品质量创新第一阶段技术效率评价结论 | 第53页 |
4.3.2 产品质量创新第二阶段经济效率评价结论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55-58页 |
5.1 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5.1.1 增加质量创新资源的投入 | 第55页 |
5.1.2 优化质量创新资源投入结构 | 第55-56页 |
5.1.3 推进质量创新成果应用 | 第56页 |
5.2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A | 第62-63页 |
附录B | 第63-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