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新型Ni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55页
    1.1 课题来源第15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第15-18页
    1.3 甲烷重整制合成气的方法第18-21页
        1.3.1 甲烷水蒸气重整第18-19页
        1.3.2 甲烷部分氧化重整第19页
        1.3.3 甲烷自热重整第19-20页
        1.3.4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第20-21页
    1.4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的研究现状第21-27页
        1.4.1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的发展概况第21-22页
        1.4.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热力学研究第22-24页
        1.4.3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的催化机理第24-27页
    1.5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的研究第27-36页
        1.5.1 载体的影响第27-29页
        1.5.2 助剂的影响第29-32页
        1.5.3 制备方法的影响第32-33页
        1.5.4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的失活研究第33-35页
        1.5.5 NiAl_2O_4尖晶石结构催化剂的研究第35-36页
    1.6 一步水解法在CO选择性甲烷化中的拓展性应用研究第36-38页
        1.6.1 富氢气体中CO选择性甲烷化的概述第36-37页
        1.6.2 CO选择性甲烷化催化剂的简介第37-38页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5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55-62页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第55-57页
        2.1.1 化学试剂第55-56页
        2.1.2 实验气体第56页
        2.1.3 仪器设备第56-57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57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57-60页
        2.3.1 X-射线衍射 (XRD)第57页
        2.3.2 N_2物理吸附实验第57页
        2.3.3 H_2程序升温还原 (H_2-TPR)第57-58页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第58页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第58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第58页
        2.3.7 CO_2程序升温脱附 (CO_2-TPD)第58-59页
        2.3.8 NH3程序升温脱附 (NH3-TPD)第59页
        2.3.9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Uv-vis)第59页
        2.3.10 催化剂元素含量测定 (ICP-AES)第59页
        2.3.11 热重-差热分析 (TG-DSC)第59页
        2.3.12 拉曼光谱分析 (Raman)第59-60页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60-61页
        2.4.1 评价装置第60页
        2.4.2 活性评价及计算方法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2页
第三章 介孔NiAl_2O_4/γ-Al_2O_3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中的研究第62-89页
    3.1 引言第62-63页
    3.2 实验部分第63-65页
        3.2.1 介孔NiAl_2O_4/γ-Al_2O_3的制备第63-64页
        3.2.2 材料表征第64页
        3.2.3 催化反应活性评价第64页
        3.2.4 转换频率 (TOF) 的测量及计算第64-6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5-81页
        3.3.1 xNiAl_2O_4/γ-Al_2O_3的表征第65-71页
        3.3.2 xNi/γ-Al_2O_3催化性能的评价第71-75页
        3.3.3 反应后xNi/γ-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第75-79页
        3.3.4 xNi/γ-Al_2O_3催化剂TOFs的测量与讨论第79-81页
    3.4 结论第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第四章 La改性的介孔NiAl_2O_4/γ-Al_2O_3复合物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第89-117页
    4.1 引言第89-90页
    4.2 实验部分第90-91页
        4.2.1 介孔材料的制备第90页
        4.2.2 介孔材料的表征第90页
        4.2.3 催化剂反应活性的评价第90页
        4.2.4 转换频率(TOF) 的测量及计算第90-9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1-110页
        4.3.1 NiAl_2O_4/γ-Al_2O_3?xLa的表征第91-98页
        4.3.2 Ni/γ-Al_2O_3?xLa催化性能的评价第98-104页
        4.3.3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第104-110页
    4.4 结论第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7页
第五章 介孔NiAl_2O_4/MO_x (M=La, Ce, Ca, Mg)?γ-Al_2O_3复合物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第117-154页
    5.1 引言第117-118页
    5.2 实验部分第118-119页
        5.2.1 介孔材料的制备第118页
        5.2.2 介孔材料的表征第118页
        5.2.3 催化剂反应活性的评价第118页
        5.2.4 转换频率 (TOF)的测量及计算第118-11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9-145页
        5.3.1 催化性能的评价第119-124页
        5.3.2 催化剂的表征第124-137页
        5.3.3 催化剂的失活分析第137-145页
    5.4 结论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4页
第六章 一步水解法制备的Ru-Ni双金属催化剂在CO选择性甲烷化中的应用第154-185页
    6.1 引言第154-155页
    6.2 实验部分第155-157页
        6.2.1 催化剂的制备第155-156页
        6.2.2 介孔材料的表征第156页
        6.2.3 催化剂反应活性的评价第156-15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57-181页
        6.3.1 Ru含量的影响第157-164页
        6.3.2 Ni含量的影响第164-172页
        6.3.3 助剂对 3Ru-25Ni/γ-Al_2O_3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72-176页
        6.3.4 催化剂在湿气中的催化性能第176-177页
        6.3.5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与分析第177-181页
    6.4 结论第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8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85-188页
    7.1 结论第185-187页
    7.2 展望第187-188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88-18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第189-190页
致谢第190-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流固耦合的轴系冷却泵流体激振特性研究
下一篇:并联六自由度液压平台的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