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何焕荣学术思想及何氏胃炎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部分 何焕荣主任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第13-21页
    1. 何焕荣主任的学术渊源第13-14页
        1.1 经典著作的影响第13-14页
        1.2 李氏《脾胃论》及叶氏《临证医案指南》第14页
        1.3 吴氏的三焦辨证理论第14页
    2. 学术思想第14-16页
        2.1 重视四诊第14-15页
        2.2 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第15页
        2.3 重视固护脾胃功能第15页
        2.4 重视情志致病第15-16页
        2.5 中西融会,提高疗效第16页
    3. 经验总结第16-21页
        3.1 脾胃病治疗经验总结第16-18页
        3.2 肺系病治疗经验总结第18-19页
        3.3 月经病治疗经验总结第19-21页
第二部分 综述第21-29页
    1. 中医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HPAG)的认识第21-24页
        1.1 中医病名探讨第21页
        1.2 HPAG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1-22页
        1.3 肝胃不和证第22页
        1.4 何氏对HPAG的认识第22-23页
        1.5. 中医治疗HPAG的进展第23-24页
        1.6 何氏治疗HPAG的指导思想第24页
    2. 西医对HPAG的认识第24-27页
        2.1 Hp的微生物特性第25页
        2.2 流行病学调查第25-26页
        2.3 HPAG的发病机制第26-27页
        2.4 HPAG的重叠症第27页
        2.5 HPAG的治疗进展第27页
    3. 中西医结合治疗HPAG的疗效第27-28页
        3.1 中西结合治疗HPAG的临床疗效第27-28页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HPAG患者胃黏膜的影响第28页
    4. 研究中西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HPAG的重要性第28-29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29-42页
    1. 病例选择第29-30页
        1.1 诊断标准第29页
        1.2 纳入标准第29页
        1.3 排除标准第29页
        1.4 临床试验终止标准第29-30页
        1.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第30页
        1.6 病例的剔除第30页
    2. 研究方法第30-33页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第30页
        2.2 本次试验所需主要器械及试剂第30页
        2.3 治疗方法第30-31页
        2.4 观察项目第31页
        2.5 疗效评定标准第31-32页
        2.6 统计学分析第32页
        2.7 质控保证第32页
        2.8 技术路线图第32-33页
    3. 研究结果第33-42页
        3.1 一般资料分析第33页
        3.2 治疗前组间资料比较第33-34页
        3.3 治疗终止时两组资料比较第34-36页
        3.4 停药1月后两组资料比较第36-39页
        3.5 各组内Hp根除患者与Hp耐药患者间情况比较第39-40页
        3.6 两组间Hp根除患者的症候积分及内镜下评分情况比较第40-42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42-47页
    1. 何氏胃炎方的组方意义及药理研究第42-44页
        1.1 何氏胃炎方的药物组成第42-43页
        1.2 何氏胃炎方组方意义第43页
        1.3 现代药理的研究第43-44页
    2. 结果与讨论第44-45页
        2.1 治疗终止时试验组症候好转优于对照组,但停药1月后两组间症候无差异第44页
        2.2 试验组临床副反应低于对照组第44页
        2.3 停药1月后患者临床症状仍有好转第44页
        2.4 试验组Hp的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无差异第44页
        2.5 停药1月后两组间胃黏膜修复与症候好转情况比较说明第44-45页
        2.6 根除Hp后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未痊愈第45页
        2.7 两组内Hp根除患者临床好转及粘膜炎症改善优于Hp耐药患者,两组间Hp根除患者症候缓解情况及内镜下改善情况无差异第45页
    3. 结论第45页
    4 本试验存在的不足第45页
    5. 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附录第52-60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道德失范的制度性因素及治理
下一篇:“一把手”权力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AY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