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GIS的惠东县寨场山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相关概念第11-15页
        1.2.1 森林公园第11-14页
        1.2.2 生态敏感性第14-15页
        1.2.3 GIS技术第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20页
        1.3.1 森林公园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2 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第20页
    1.4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2页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1-22页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1 研究目的第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1.6.1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6.2 技术路线第24-26页
2 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第26-42页
    2.1 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意义与作用第26页
    2.2 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方法第26-30页
        2.2.1 GIS加权叠加法的原理第27-29页
        2.2.2 GIS技术平台的运用第29-30页
    2.3 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目的与内容第30-31页
        2.3.1 评价目的第30页
        2.3.2 评价内容第30-31页
    2.4 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的评价单元与标准第31-32页
        2.4.1 评价单元第31页
        2.4.2 评价标准第31-32页
    2.5 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第32-42页
        2.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第32-33页
        2.5.2 评价指标因子的筛选第33-34页
        2.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4-37页
        2.5.4 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的确立第37-42页
3 寨场山森林公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第42-78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42-43页
    3.2 现状调查与数据监测第43-57页
        3.2.1 现状调查第43-45页
        3.2.2 数据监测第45-57页
    3.3 数据处理第57-62页
        3.3.1 数据资料的筛选第57-58页
        3.3.2 图像数据资料的处理第58-60页
        3.3.3 文字与监测数据的处理第60-62页
    3.4 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第62-74页
        3.4.1 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第62-63页
        3.4.2 评价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第63-71页
        3.4.3 评价因子的权重确立第71-72页
        3.4.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分析第72-74页
    3.5 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议第74-78页
        3.5.1 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的指导思想第74页
        3.5.2 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的基本原则第74-75页
        3.5.3 寨场山森林公园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议第75-78页
4 结论与讨论第78-80页
    4.1 结论第78-79页
    4.2 讨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8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观意象构建研究
下一篇:婚庆主题公园景观空间营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