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7页 |
一、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概况 | 第10页 |
1.1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念的论述 | 第10页 |
1.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因病机的归纳 | 第10页 |
二、临床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概况 | 第10-11页 |
2.1 概念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0-11页 |
2.2 临床表现 | 第11页 |
三、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 第11-15页 |
3.1 中医治法——内服 | 第11页 |
3.2 中医治法——外敷 | 第11-12页 |
3.3 针灸学上对本病的治疗 | 第12-15页 |
3.3.1 单一疗法 | 第12-13页 |
3.3.2 复合疗法 | 第13-15页 |
四、临床医学治疗方法的概括 | 第15-16页 |
4.1 口服西药 | 第15-16页 |
4.2 局部外用药 | 第16页 |
4.3 其他疗法 | 第16页 |
五、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7-25页 |
1.临床资料 | 第17-18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7页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7页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7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7-18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8页 |
1.5 脱落标准 | 第18页 |
2.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第19-20页 |
4.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第20-21页 |
5.依从性评价 | 第21页 |
6.安全性评价 | 第21页 |
7.统计学处理 | 第21页 |
8.研究结果 | 第21-24页 |
8.1 一般资料 | 第21-22页 |
8.1.1 年龄 | 第21-22页 |
8.1.2 性别 | 第22页 |
8.2 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 第22-23页 |
8.3 两组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 | 第23页 |
8.4 两组病人睡眠效率比较 | 第23页 |
8.5 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疗效指数的比较 | 第23-24页 |
9.结果分析 | 第24-25页 |
9.1 一般资料的分析 | 第24页 |
9.2 火针治疗PHN疗效的分析 | 第24页 |
9.3 火针与刺络放血在治疗PHN上的比较分析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