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关于中国纪录电影的研究 | 第12-13页 |
(三)关于媒介融合下中国纪录电影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页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当下中国纪录电影的媒介生态环境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媒介融合的概念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媒介融合的表现形态 | 第16-18页 |
一、内容融合 | 第16-17页 |
二、渠道融合 | 第17页 |
三、终端融合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中国纪录电影的媒介生态环境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中国纪录电影边界的嬗变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纪录电影界定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中国纪录电影创作理念流变 | 第22-25页 |
一、中国纪录电影的开端(1905-1931) | 第22-23页 |
二、抗战时期的纪录电影(1931-1949) | 第23页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纪录电影 | 第23-24页 |
四、新闻片与纪录片分离、电视纪录片盛行(1977-2005)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数字技术下的中国纪录电影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媒介融合对中国纪录电影的影响 | 第27-38页 |
第一节 中国纪录电影生产方式的转变 | 第27-33页 |
一、内容选择:大众参与 | 第27-30页 |
二、强化影片叙事 | 第30-32页 |
三、注重制作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媒介融合对纪录电影宣发的影响 | 第33-38页 |
一、发行平台多样化 | 第34-35页 |
二、整合营销传播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媒介融合语境下中国纪录电影的发展进路 | 第38-53页 |
第一节 重视纪录电影营销 | 第38-41页 |
一、前期宣传:为电影预热 | 第39-40页 |
二、上映期宣传:增加热度、形成话题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巧用大数据 | 第41-43页 |
一、把握受众分布,合理排片 | 第41-42页 |
二、知晓受众喜好,调整影片内容 | 第42页 |
三、结合受众特征,确立营销渠道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融资方式的拓宽 | 第43-46页 |
一、网络众筹 | 第43-45页 |
二、与企业联合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制定更多激励扶持政策 | 第46-49页 |
一、加强影院排片 | 第46-47页 |
二、针对纪录电影设立专项扶持基金 | 第47页 |
三、加快建立中国纪录电影独立院线的进程 | 第47-48页 |
四、制定纪录电影人才培养计划 | 第48页 |
五、促进中小学及高校纪录电影的放映 | 第48-49页 |
第五节 中国纪录电影受众养成模式 | 第49-53页 |
一、影院观影赢得口碑 | 第50页 |
二、网络平台自主观影 | 第50-51页 |
三、主动选择影院观影 | 第51页 |
四、影院网络双线齐开花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