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要素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城市口袋公园”概念及内容 | 第8-12页 |
1.1.1 城市口袋公园界定 | 第8页 |
1.1.2 城市口袋公园功能 | 第8-10页 |
1.1.3 城市口袋公园特点 | 第10-11页 |
1.1.4 城市口袋公园分类 | 第11-12页 |
1.2 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12-13页 |
1.2.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第13页 |
1.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1.3.1 国外城市口袋公园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城市口袋公园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2 引言 | 第17-21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2.1.1 高密度城市建设——绿色空间缺乏 | 第17页 |
2.1.2 快节奏生活压力——交流空间不足 | 第17页 |
2.1.3 粗放的社会管理——心理空间缺失 | 第17页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2.2.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2.2.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2.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3.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3 国内外城市口袋公园案例研究与调研 | 第21-41页 |
3.1 国外城市口袋公园景观案例研究 | 第21-28页 |
3.1.1 波特兰坦纳斯普林斯公园 | 第21-24页 |
3.1.2 纽约佩雷公园 | 第24-28页 |
3.2 国内城市口袋公园景观案例研究 | 第28-33页 |
3.2.1 香港百子里公园 | 第28-30页 |
3.2.2 上海创智公园 | 第30-33页 |
3.3 合肥市口袋公园调研 | 第33-39页 |
3.3.1 调研准备 | 第33-34页 |
3.3.2 调研统计 | 第34-39页 |
3.4 口袋公园建设现存的问题 | 第39-41页 |
4 城市口袋公园景观构成要素研究 | 第41-48页 |
4.1 城市口袋公园的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第41-43页 |
4.1.1 城市口袋公园景观构成要素获取依据 | 第41页 |
4.1.2 城市口袋公园景观构成要素确立 | 第41-43页 |
4.2 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要素研究 | 第43-48页 |
4.2.1 物质形态要素分析 | 第43-44页 |
4.2.2 文化心理要素分析 | 第44-45页 |
4.2.3 生态观赏要素分析 | 第45-48页 |
5 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要素设计方法 | 第48-67页 |
5.1 物质形态要素设计要点 | 第48-58页 |
5.1.1 景观设施设计 | 第48-53页 |
5.1.2 空间场所设计 | 第53-56页 |
5.1.3 道路交通设计 | 第56-58页 |
5.2 文化心理要素设计要点 | 第58-63页 |
5.2.1 活动情景设计 | 第58-62页 |
5.2.2 文化情感设计 | 第62-63页 |
5.2.3 社会管控设计 | 第63页 |
5.3 生态观赏要素设计要点 | 第63-67页 |
5.3.1 视觉质量设计 | 第63-65页 |
5.3.2 生态效应设计 | 第65-67页 |
6 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实践 | 第67-79页 |
6.1 项目概况 | 第67-68页 |
6.1.1 六安市概况 | 第67页 |
6.1.2 基地背景概况 | 第67-68页 |
6.2 安丰路游园景观设计 | 第68-73页 |
6.2.1 基地背景 | 第68-69页 |
6.2.2 方案初步设计 | 第69-73页 |
6.3 新九中游园景观设计 | 第73-79页 |
6.3.1 基地背景 | 第73-74页 |
6.3.2 方案初步设计 | 第74-7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9页 |
7.2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合肥市口袋公园调查问卷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88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