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介绍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3 税务稽查介绍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对税务稽查必要性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对税务稽查体制的研究 | 第12页 |
1.2.3 对税务稽查工作内部问题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4 对税务稽查机构设置问题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思路和步骤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税务稽查的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1 纳税遵从理论 | 第16页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2.3 博弈论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广西地税税务稽查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9-46页 |
3.1 广西地税税务稽查现状 | 第19-27页 |
3.1.1 广西地税税务稽查概况 | 第19-21页 |
3.1.2 广西地税税务稽查模式及手段 | 第21-27页 |
3.2 广西地税税务稽查存在问题 | 第27-38页 |
3.2.1 稽查定位不准确,过分注重税收查补收入 | 第28-29页 |
3.2.2 稽查四环节问题凸显,总体信息化建设不足 | 第29-35页 |
3.2.2.1 选案缺乏科学性,案源信息来源少 | 第29-31页 |
3.2.2.2 检查过程难以深入,电子查账应用程度低 | 第31-33页 |
3.2.2.3 审理手段单一,工作随意性大 | 第33-34页 |
3.2.2.4 执法刚性弱化,缺乏查后跟踪管理 | 第34-35页 |
3.2.3 部门间配合协作不利,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 第35-38页 |
3.2.4 人员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代稽查工作要求 | 第38页 |
3.3 广西地税税务稽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6页 |
3.3.1 缺乏正确的税务稽查指导思想 | 第39页 |
3.3.2 稽查手段太过单一,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 第39-43页 |
3.3.2.1 选案技术较为落后,涉税信息来源渠道不畅 | 第39-40页 |
3.3.2.2 检查时限不充足,电子查账不重视 | 第40-42页 |
3.3.2.3 审理工作不主动,制度规定未细化 | 第42页 |
3.3.2.4 纳税人法律观念淡薄,执行部门权限不足 | 第42-43页 |
3.3.3 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 | 第43-44页 |
3.3.4 工作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理想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税务稽查经验借鉴 | 第46-50页 |
4.1 我国海南省地税稽查经验 | 第46页 |
4.1.1 工作理念方面 | 第46页 |
4.1.2 制度建设方面 | 第46页 |
4.2 美国税务稽查经验 | 第46-48页 |
4.2.1 信息收集分析方面 | 第47页 |
4.2.2 稽查法律保障方面 | 第47页 |
4.2.3 稽查队伍管理方面 | 第47-48页 |
4.2.4 税务稽查方法方面 | 第48页 |
4.3 德国税务稽查经验 | 第48-49页 |
4.3.1 稽查管理体制方面 | 第48-49页 |
4.3.2 稽查人员选聘方面 | 第49页 |
4.4 国内外税务稽查经验启示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优化广西地税税务稽查的对策与建议 | 第50-62页 |
5.1 以执法服务为核心,改变收入型稽查职能定位 | 第50-51页 |
5.2 完善四环节工作方式,加速稽查信息化建设 | 第51-57页 |
5.2.1 建立科学的选案机制,健全信息采集网络 | 第51-53页 |
5.2.2 改进检查工作方法,重视电子查账软件运用 | 第53-55页 |
5.2.3 丰富审理工作手段,细化审理工作规范 | 第55-56页 |
5.2.4 提升执法水平,加大司法保障力度 | 第56-57页 |
5.3 完善部门沟通机制,促进涉税信息共享 | 第57-59页 |
5.4 注重人才培养,多渠道提升综合素质 | 第59-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