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0-12页 |
1. 高二文科学生现状的诉求 | 第10-11页 |
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1页 |
3. 数学素养的要求 | 第11-12页 |
4. 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 | 第12页 |
(二) 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1. 研究的思路 | 第12-13页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分层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第三章 课堂内分层测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分层测试的相关研究 | 第17页 |
1. 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 第17页 |
2. 分层测试及分层测试卡 | 第17页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 因材施教理论 | 第17页 |
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7-18页 |
3. 学习目标分类理论 | 第18页 |
4.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8页 |
5.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6.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19-20页 |
第四章 课堂内分层测试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 第20-23页 |
(一) 主体性原则 | 第20页 |
(二) 个体差异原则 | 第20-21页 |
(三) 激励性原则 | 第21页 |
(四) 多元化评价原则 | 第21页 |
(五) 结果反馈原则 | 第21-23页 |
第五章 课堂内分层测试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23-25页 |
(一) 确定教学目标的策略 | 第23页 |
(二) 选择教学内容的策略 | 第23-24页 |
(三) 选用教学方法的策略 | 第24-25页 |
第六章 课堂内分层测试教学的设计案例 | 第25-36页 |
1. 设计案例一《椭圆的标准方程》 | 第25-28页 |
2. 设计案例二《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 第28-30页 |
3. 设计案例三《圆锥曲线定义应用专题课》 | 第30-34页 |
4. 设计案例四《用导数法求函数单调性专题课》 | 第34-36页 |
第七章 课堂内分层测试教学模式的实施及分析 | 第36-53页 |
(一) 实验设计 | 第36-37页 |
1.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2. 实验假设 | 第36页 |
3. 实验变量 | 第36-37页 |
4. 实验对象 | 第37页 |
5.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6. 实验周期 | 第37页 |
(二) 实验前测 | 第37-40页 |
1. 实验前的成绩对比 | 第38页 |
2. 问卷调查前测 | 第38-40页 |
(三) 实验后测 | 第40-49页 |
1. 实验后的成绩对比 | 第40-41页 |
2. 调查问卷后测 | 第41-49页 |
(四) 实验效果 | 第49-51页 |
1. 学习成绩提高 | 第49-50页 |
2. 学习情况改善 | 第50页 |
3. 其他效果 | 第50-51页 |
(五) 实验的不足 | 第51页 |
(六) 实施建议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1 2016-2017学年秋学期高二数学段考试题 | 第55-58页 |
附录2 来宾市2016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高二数学(文科) | 第58-62页 |
附录3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前测) | 第62-63页 |
附录4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及对课堂内分层测试教学的认可度调查问卷(后测) | 第63-65页 |
附录5 教育硕士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