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汽车轻量化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汽车用铝合金材料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汽车用铝合金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2 汽车车身板用铝合金的分类及其特征 | 第14页 |
1.2.3 汽车用铝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及成形性能 | 第14-16页 |
1.2.4 5xxx系铝合金的发展 | 第16-17页 |
1.3 铝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 第17-19页 |
1.3.1 材料流变应力方程 | 第17页 |
1.3.2 材料的软化行为 | 第17-19页 |
1.4 加工图的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1.4.1 动态材料模型 | 第19-21页 |
1.4.2 塑性失稳的判断准则 | 第21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23-30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4-25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3 实验工艺过程 | 第25-27页 |
2.3.1 单道次压缩试验 | 第25-26页 |
2.3.2 铝合金轧制及退火工艺 | 第26-27页 |
2.4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第27-30页 |
2.4.1 拉伸试验 | 第27页 |
2.4.2 成形性能测试 | 第27-29页 |
2.4.3 微观组织观察及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5182铝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 | 第30-39页 |
3.1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第30-32页 |
3.2 合金流变应力方程 | 第32-36页 |
3.2.1 流变应力方程定义 | 第32-33页 |
3.2.2 流变应力方程中相关系数的求解 | 第33-35页 |
3.2.3 流变应力方程建立 | 第35-36页 |
3.3 峰值应变和临界应变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热变形组织演变规律与加工图研究 | 第39-50页 |
4.1 热变形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 第39-43页 |
4.1.1 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显微组织 | 第40页 |
4.1.2 不同变形温度下的显微组织 | 第40-42页 |
4.1.3 不同应变量下的显微组织 | 第42-43页 |
4.2 5182铝合金加工图 | 第43-49页 |
4.2.1 DMM加工图的主要公式 | 第43页 |
4.2.2 加工图的建立 | 第43-48页 |
4.2.3 加工图的分析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冷轧及退火工艺对5182铝合金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0-63页 |
5.1 冷轧工艺对5182铝合金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0-56页 |
5.1.1 冷轧工艺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51-54页 |
5.1.2 冷轧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5.2 退火工艺对5182铝合金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5.2.1 退火温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56-58页 |
5.2.2 退火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8-59页 |
5.2.3 退火时间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Al-Mg合金板材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 第63-68页 |
6.1 Al-Mg合金板材的均匀化 | 第63页 |
6.2 Al-Mg合金与5182铝合金板材组织性能分析 | 第63-66页 |
6.2.1 Al-Mg合金板材冷轧和退火态组织分析 | 第63-64页 |
6.2.2 Al-Mg合金与5182铝合金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