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城市社会养老模式问题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创新点第15页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15-18页
        1.5.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2 研究框架第16-18页
第二章 城市社会养老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0页
        2.1.1 人口老龄化第18页
        2.1.2 特殊老年群体第18-19页
        2.1.3 养老模式第19-20页
    2.2 相关理论依据第20-23页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0-21页
        2.2.2 社会嵌入理论第21页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21-23页
第三章 城市社会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及特点第23-30页
    3.1 社会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第23-26页
        3.1.1 社区居家养老第23-24页
        3.1.2 机构养老第24-26页
    3.2 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第26-28页
        3.2.1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第26页
        3.2.2 医养结合第26-27页
        3.2.3 智能化养老第27-28页
    3.3 发展社会养老模式的必然性第28-30页
        3.3.1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第28-29页
        3.3.2 社会养老模式保障性强第29-30页
第四章 天津市社会养老模式的现状研究第30-38页
    4.1 天津市老年人口概况第30-32页
    4.2 天津市社会养老模式的制度保障第32-35页
        4.2.1 政策法规体系第32-33页
        4.2.2 优惠补贴标准第33-35页
    4.3 天津市社会养老的政策成效第35-38页
        4.3.1 养老设施建设方面第35-36页
        4.3.2 服务供给方面第36页
        4.3.3 老年事业方面第36-38页
第五章 天津市社会养老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第38-48页
    5.1 调查的组织与实施第38-40页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8页
        5.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38-39页
        5.1.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第39-40页
    5.2 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及存在问题分析第40-48页
        5.2.1 养老服务内容有待拓展充实第40-42页
        5.2.2 养老服务设施有待配套完善第42-45页
        5.2.3 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第45-48页
第六章 完善我国城市社会养老模式的建议第48-54页
    6.1 政府与社会层面第48-51页
        6.1.1 以“公共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向导第48页
        6.1.2 加强多部门联动第48-49页
        6.1.3 统筹规划与分层设计第49页
        6.1.4 整合社会养老资源第49-51页
        6.1.5 护理人员的培养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第51页
    6.2 家庭与老年人自身层面第51-54页
        6.2.1 维护家庭养老的“基石”地位第51-52页
        6.2.2 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第52-54页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第54-56页
    7.1 结论第54-55页
    7.2 对城市社会养老模式的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第59-60页
附录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massa-Holm方程的两种保持守恒特征的间断有限元方法
下一篇:Nekrasov矩阵的性质及其判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