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题解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一章“山东琴书”的扬琴伴奏分析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山东琴书概略 | 第11-13页 |
第二节 以《战长沙》为例看山东琴书扬琴表演特点 | 第13-15页 |
第三节 以[凤阳歌]、[垛子板]为例看山东琴书唱腔中的扬琴伴奏特点 | 第15-19页 |
第四节 山东琴书中的扬琴表演特征 | 第19-21页 |
第二章“北京琴书”的扬琴伴奏分析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北京琴书概略 | 第21-22页 |
一、单琴大鼓阶段 | 第21页 |
二、北京琴书定名后的发展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以《杨八姐游春》为例看北京琴书的扬琴伴奏特点 | 第22-27页 |
一、起始段落 | 第23-25页 |
二、叙事段落 | 第25-26页 |
三、戏剧冲突段落 | 第26-27页 |
四、小结 | 第27页 |
第三节 北京琴书中的扬琴表演特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北方琴书类曲种中的扬琴伴奏特点 | 第29-34页 |
第一节 北方琴书类曲种中扬琴伴奏的音域、节奏、旋律特征 | 第29-30页 |
一、北方琴书类曲种中扬琴伴奏音域的选择 | 第29页 |
二、北方琴书类曲种中扬琴伴奏的节奏特点 | 第29页 |
三、北方琴书类曲种中扬琴伴奏的旋律特点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北方琴书中扬琴伴奏使用的技法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扬琴在曲艺伴奏中的作用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