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23页 |
1.2.1 非晶合金电机的发展简介 | 第9-10页 |
1.2.2 损耗分类 | 第10-12页 |
1.2.3 杂散损耗的研究现状 | 第12-23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环形非晶合金铁心的损耗测试 | 第25-33页 |
2.1 试验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2.2 试验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 | 第26-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非晶合金永磁电机的杂散损耗计算 | 第33-41页 |
3.1 空载杂散损耗的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3.1.1 非晶合金电机考虑加工影响 | 第33页 |
3.1.2 考虑谐波和小磁滞回线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3 考虑旋转磁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4 永磁体和周围金属结构件中的涡流损耗 | 第35页 |
3.2 杂散损耗的有限元计算 | 第35-40页 |
3.2.1 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35页 |
3.2.2 材料的定义和激励的加载 | 第35页 |
3.2.3 空载杂散损耗的计算 | 第35-38页 |
3.2.4 负载杂散损耗的计算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永磁电机的损耗测试与分析 | 第41-53页 |
4.1 基本铁耗及铁耗修正系数 | 第42-44页 |
4.1.1 非晶合金带材 266.7Hz损耗曲线折算 | 第42-43页 |
4.1.2 基本铁耗计算及铁耗修正系数 | 第43-44页 |
4.2 负载杂散损耗和效率 | 第44-49页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49-52页 |
4.3.1 非晶合金电机与硅钢片电机的参数差别 | 第49-50页 |
4.3.2 参数差别对非晶合金电机损耗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