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5-11页 |
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1 前言 | 第18-28页 |
1.1 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8页 |
1.2.1 玉米粒位效应 | 第19页 |
1.2.2 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的库容差异 | 第19-20页 |
1.2.3 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的营养供应差异 | 第20-21页 |
1.2.4 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的激素平衡差异 | 第21-22页 |
1.2.5 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的库活性差异 | 第22页 |
1.2.6 外源激素对籽粒发育的调控 | 第22-24页 |
1.2.7 玉米籽粒发育的基因表达研究 | 第24-25页 |
1.2.8 作物籽粒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25-26页 |
1.2.9 粒位效应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26-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8-34页 |
2.2.1 胚乳细胞增殖及灌浆动态 | 第28-29页 |
2.2.2 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 | 第29页 |
2.2.3 蛋白含量 | 第29页 |
2.2.4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 | 第29-30页 |
2.2.5 激素含量 | 第30页 |
2.2.6 籽粒蛋白提取 | 第30-31页 |
2.2.7 蛋白消化与肽段标记 | 第31页 |
2.2.8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与质谱鉴定 | 第31-32页 |
2.2.9 蛋白鉴定与相对定量 | 第32页 |
2.2.10 生物信息学及聚类分析 | 第32页 |
2.2.1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第32页 |
2.2.12 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94页 |
3.1 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的动态差异 | 第34-37页 |
3.1.1 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及增殖特征参数 | 第34-35页 |
3.1.2 籽粒灌浆动态及灌浆特征参数 | 第35-37页 |
3.2 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的表达特性 | 第37-61页 |
3.2.1 籽粒蛋白鉴定及功能注释 | 第37-39页 |
3.2.2 籽粒差异蛋白表达模式及功能分类 | 第39-41页 |
3.2.3 玉米籽粒库容建成期蛋白质组的表达特性 | 第41-43页 |
3.2.3.1 细胞生长与分裂相关蛋白 | 第41-42页 |
3.2.3.2 固醇与油脂代谢相关蛋白 | 第42-43页 |
3.2.4 玉米籽粒灌浆期淀粉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3-46页 |
3.2.4.1 SuSy、AGPase和BT1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3-44页 |
3.2.4.2 SS和SBE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4-45页 |
3.2.4.3 ISA和SP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5-46页 |
3.2.5 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心碳代谢的动态变化 | 第46-48页 |
3.2.5.1 EMP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6-47页 |
3.2.5.2 TCA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7页 |
3.2.5.3 PPP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7-48页 |
3.2.5.4 EF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8页 |
3.2.6 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代谢的动态变化 | 第48-50页 |
3.2.6.1 蛋白合成与周转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48-49页 |
3.2.6.2 贮藏蛋白在玉米籽粒中的合成与积累 | 第49-50页 |
3.2.7 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防御体系的表达调控 | 第50-61页 |
3.2.7.1 防御相关蛋白的功能类别与表达特性 | 第50-59页 |
3.2.7.2 蛋白修饰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59页 |
3.2.7.3 ROS体内平衡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59-60页 |
3.2.7.4 贮藏物质保护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60页 |
3.2.7.5 病虫害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60页 |
3.2.7.6 其他胁迫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特性 | 第60-61页 |
3.3 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表达差异 | 第61-80页 |
3.3.1 强、弱势籽粒蛋白鉴定与功能注释 | 第61-76页 |
3.3.2 强、弱势籽粒间差异蛋白 | 第76-77页 |
3.3.3 强、弱势籽粒差异蛋白的功能分布 | 第77-78页 |
3.3.4 强、弱势籽粒细胞生长与分裂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 | 第78页 |
3.3.5 强、弱势籽粒淀粉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 | 第78页 |
3.3.6 强、弱势籽粒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 | 第78-79页 |
3.3.7 强、弱势籽粒EMP途经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 | 第79页 |
3.3.8 强、弱势籽粒胁迫防御相关蛋白的表达差异 | 第79页 |
3.3.9 强、弱势籽粒其他关键功能蛋白的表达差异 | 第79-80页 |
3.4 6-BA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80页 |
3.5 6-BA对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的影响 | 第80-86页 |
3.5.1 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及增殖特征参数 | 第80-82页 |
3.5.2 籽粒灌浆动态及灌浆特征参数 | 第82-83页 |
3.5.3 籽粒可溶性糖含量 | 第83-84页 |
3.5.4 籽粒淀粉含量及积累速率 | 第84页 |
3.5.5 籽粒蛋白含量 | 第84-86页 |
3.6 6-BA对玉米强、弱势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86-89页 |
3.6.1 ZR含量 | 第86页 |
3.6.2 IAA含量 | 第86-87页 |
3.6.3 ABA含量 | 第87-88页 |
3.6.4 GA3含量 | 第88页 |
3.6.5 内源激素与籽粒灌浆速率的相关性 | 第88-89页 |
3.7 6-BA对玉米强、弱势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89-94页 |
3.7.1 SuSy(降解方向)活性 | 第89-90页 |
3.7.2 AGPase活性 | 第90页 |
3.7.3 SSS活性 | 第90-91页 |
3.7.4 GBSS活性 | 第91-92页 |
3.7.5 SBE活性 | 第92-93页 |
3.7.6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及籽粒灌浆速率的相关性 | 第93-94页 |
4 讨论 | 第94-110页 |
4.1 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差异的生理学机制 | 第94-97页 |
4.1.1 强、弱势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差异 | 第94页 |
4.1.2 强、弱势籽粒营养物质供应与淀粉积累差异 | 第94-96页 |
4.1.3 强、弱势籽粒激素平衡差异 | 第96-97页 |
4.2 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的表达特性 | 第97-103页 |
4.2.1 玉米籽粒的蛋白质组特性 | 第97页 |
4.2.2 玉米籽粒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表达特性 | 第97-99页 |
4.2.3 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中心碳代谢调控 | 第99-100页 |
4.2.4 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防御体系调控 | 第100-103页 |
4.2.4.1 蛋白修饰相关蛋白维护蛋白功能 | 第100-101页 |
4.2.4.2 ROS体内平衡调控 | 第101-102页 |
4.2.4.3 贮藏物质保护及生物胁迫响应调控 | 第102页 |
4.2.4.4 其他胁迫响应相关蛋白对籽粒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 第102-103页 |
4.3 玉米强、弱势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差异 | 第103-107页 |
4.3.1 强、弱势籽粒细胞生长与分裂差异的分子机制 | 第103-104页 |
4.3.2 强、弱势籽粒蛋白代谢差异的分子机制 | 第104页 |
4.3.3 强、弱势籽粒淀粉合成差异的分子机制 | 第104-105页 |
4.3.4 强、弱势籽粒中心碳代谢差异的分子机制 | 第105页 |
4.3.5 强、弱势籽粒胁迫响应差异的分子机制 | 第105-106页 |
4.3.6 强、弱势籽粒中其他功能蛋白的差异表达 | 第106-107页 |
4.4 外源 6-BA对强、弱势籽粒生长发育的调控 | 第107-110页 |
5 结论 | 第110-112页 |
5.1 玉米弱势籽粒的库容与库活性显著低于强势籽粒 | 第110页 |
5.2 玉米籽粒不同发育阶段展现相异的蛋白表达特性 | 第110-111页 |
5.3 玉米强、弱势籽粒间蛋白质组表达特性存在差异 | 第111页 |
5.4 外源 6-BA促进了玉米强、弱势籽粒的发育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30页 |
附录 | 第130-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