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脉冲信号接收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超宽带技术简介 | 第10页 |
1.2 超宽带技术的特点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超宽带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传统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接收机简介 | 第12-15页 |
1.4.1 相干型接收机 | 第13页 |
1.4.2 自相干型接收机 | 第13-14页 |
1.4.3 非相干型接收机 | 第14-15页 |
1.5 本文各章节的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超宽带脉冲信号接收机原理分析 | 第16-21页 |
2.1 超宽带脉冲信号 | 第16-18页 |
2.1.1 高斯脉冲信号的时域分析 | 第16-17页 |
2.1.2 高斯脉冲信号的频域分析 | 第17-18页 |
2.2 基于等效时间采样原理的超宽带接收机 | 第18-20页 |
2.3 本文主要的设计内容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超宽带脉冲信号接收机设计方法 | 第21-42页 |
3.1 取样门电路 | 第21-23页 |
3.1.1 平衡型取样门 | 第21-22页 |
3.1.2 双管型取样门 | 第22页 |
3.1.3 桥式取样门 | 第22-23页 |
3.1.4 三种取样门的比较 | 第23页 |
3.2 超宽带脉冲信号源 | 第23-28页 |
3.2.1 超宽带脉冲信号形成原理 | 第23-24页 |
3.2.2 常用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源电路 | 第24-28页 |
3.3 巴伦 | 第28-31页 |
3.3.1 超宽带巴伦主要性能指标 | 第28-29页 |
3.3.2 超宽带巴伦的常见分类 | 第29-31页 |
3.4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 第31-41页 |
3.4.1 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 第31-37页 |
3.4.2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 第37-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超宽带脉冲信号接收设计与仿真 | 第42-67页 |
4.1 取样门电路设计 | 第42-45页 |
4.1.1 高速开关二极管的选择 | 第42-43页 |
4.1.2 取样门电路设计与仿真 | 第43-45页 |
4.2 超宽带脉冲源设计 | 第45-52页 |
4.2.1 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建模 | 第46-47页 |
4.2.2 超宽带脉冲信号源设计与仿真 | 第47-52页 |
4.3 超宽带巴伦设计与仿真 | 第52-59页 |
4.3.1 超宽带巴伦设计方案选择 | 第52页 |
4.3.2 超宽带巴伦设计与仿真 | 第52-59页 |
4.4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 第59-66页 |
4.4.1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方案选择 | 第59页 |
4.4.2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 第59-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7-80页 |
5.1 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测试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5.2 超宽带巴伦测试结果分析 | 第71-75页 |
5.3 超宽带脉冲源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5.4 基于取样门电路的接收机总体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1页 |
6.1 总结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