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曲柄连杆机构论文

汽车发动机连杆有限元分析与改进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国内外发动机连杆生产工艺的现状与进展第10-13页
    1.2 发动机连杆形状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3 我国连杆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4 连杆生产展望第13-14页
    1.5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目标第14-16页
第二章 连杆的制造工艺和运动分析第16-32页
    2.1 连杆的结构特点及功用概述第16-20页
    2.2 连杆的主要加工技术要求第20-21页
    2.3 生产连杆的材料和毛坯第21-22页
    2.4 连杆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第22-23页
    2.5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第23-26页
        2.5.1 连杆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第23-24页
        2.5.2 连杆制造过程合理的夹紧方法第24页
        2.5.3 连杆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第24-25页
        2.5.4 整体精锻连杆的新工艺第25-26页
    2.6 连杆的运动及工作条件分析第26-27页
    2.7 连杆的受力情况及载荷处理第27-31页
        2.7.1 已知参数第27-28页
        2.7.2 连杆的受力分析第28-29页
        2.7.3 载荷的计算第29-31页
    2.8 本章小节第31-32页
第三章 连杆有限元计算第32-43页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2-37页
        3.1.1 CATIA简介第33页
        3.1.2 连杆三维实体模型建立第33-34页
        3.1.3 有限元软件简介第34页
        3.1.4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1.5 网格划分与单元的选择第35-37页
    3.2 连杆的载荷施加及其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7-39页
        3.2.1 连杆的载荷处理第37页
        3.2.2 施加的载荷与分布第37-39页
        3.2.3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9页
    3.3 有限元计算后连杆的拉压分布情况第39-41页
    3.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分析后对连杆提出的改进方案第43-57页
    4.1 改进方案第43-52页
        4.1.1 材料的选择以及工艺方法的改进第43-45页
        4.1.2 连杆小头孔的优化设计第45-46页
        4.1.3 连杆小头与杆身过渡连接方式的优化第46-47页
        4.1.4 连杆杆身的优化设计第47-48页
        4.1.5 连杆大头的优化设计第48-49页
        4.1.6 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优化设计第49页
        4.1.7 通过CAD软件逆向设计分析第49-52页
    4.2 改进前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第52-56页
        4.2.1 最大压缩工况下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第52-54页
        4.2.2 最大拉伸工况下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第54-56页
    4.3 改进后的结果第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移动通信的气象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系统研究
下一篇:微波数字移相器的建模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