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论文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上海市郊区敬老院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0-17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0-14页
    (三) 相关概念阐释第14-15页
    (四) 研究方法、创新、不足第15-17页
一、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沪郊敬老院的兴起背景第17-30页
    (一) 历史环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浪潮兴起第17-23页
    (二) 思想渊源:毛泽东等领导人的经典社会主义理想第23-26页
    (三) 文化积淀:中华民族敬老孝老优良传统的延续第26-30页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沪郊敬老院的兴衰历程第30-36页
    (一) 一哄而起,蔚然成风第30-32页
    (二) 问题显露,勉强维持第32-34页
    (三) 难以为继,被迫解散第34-36页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沪郊敬老院的运作第36-59页
    (一) 设定入院标准与选拔服务人员第36-42页
    (二) 宣传教育动员与物资经费筹备第42-47页
    (三) 生产文娱活动与精神生活关照第47-52页
    (四) 日常生活照料与院内事务管理第52-59页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沪郊敬老院的若干问题探析第59-79页
    (一) 敬老院缘何一哄而散第59-63页
    (二) 敬老院发展过程中干部工作的弊端第63-72页
    (三) "敬老"的初衷为何成了一厢情愿第72-75页
    (四) 敬老院建设过程中的中央政府职责第75-79页
五、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沪郊敬老院的评价第79-85页
    (一)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沪郊敬老院的特点第79-81页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沪郊敬老院的成效第81-82页
    (三)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沪郊敬老院的不足第82-85页
结语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8页
后记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陈毅的知识分子思想与实践研究(1949-1966)
下一篇:建章立规: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的缘起与实施(1948.1-19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