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前言 | 第16-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9页 |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20-22页 |
1.5.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1.5.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都市农业发展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1 都市农业概念 | 第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2.1 城市化理论 | 第22页 |
2.2.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22页 |
2.2.3 农业现代化理论 | 第22-23页 |
2.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23页 |
2.3 都市农业特征 | 第23页 |
2.4 都市农业功能 | 第23-24页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 第25-29页 |
3.1 南平市所在地区概况 | 第25-26页 |
3.1.1 自然环境 | 第25页 |
3.1.2 资源储量 | 第25-26页 |
3.2 南平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2.1 南平市都市农业产出水平现状 | 第26页 |
3.2.2 南平市都市农业生产条件现状 | 第26-27页 |
3.2.3 南平市生态环境现状 | 第27页 |
3.2.4 南平市农民生活水平现状 | 第27-29页 |
第4章 南平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分析 | 第29-38页 |
4.1 产值构成总体分析 | 第29-31页 |
4.1.1 各产业产值对比 | 第29-30页 |
4.1.2 描述性分析 | 第30-31页 |
4.2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分析 | 第31-36页 |
4.2.1 指标构建 | 第31-32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32-33页 |
4.2.3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4.3 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分类评估 | 第36-37页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南平市都市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5.1 主成分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8-39页 |
5.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第38页 |
5.1.2 Logistic回归分析原理 | 第38-39页 |
5.2 南平市都市农业发展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第39-41页 |
5.2.1 都市农业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第39-40页 |
5.2.2 影响南平市都市农业发展主因素 | 第40-41页 |
5.3 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 第41-42页 |
5.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43-48页 |
6.1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 | 第43页 |
6.2 国内都市农业发展经验 | 第43-45页 |
6.2.1 上海市都市农业功能的调整 | 第44页 |
6.2.2 广州市都市农业功能的调整 | 第44页 |
6.2.3 台湾都市农业功能的调整 | 第44-45页 |
6.3 启示 | 第45-48页 |
6.3.1 改善创新投资环境 | 第45页 |
6.3.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第45-46页 |
6.3.3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 第46页 |
6.3.4 信息化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第46-48页 |
第7章 南平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48-55页 |
7.1 利用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布局 | 第48-49页 |
7.1.1 以城市规划为依托,加强都市农业规划相结合 | 第48页 |
7.1.2 以都市农业为中心,促进城镇农业的包围式发展 | 第48-49页 |
7.1.3 以循环农业为切入,制定梯级都市农业规划 | 第49页 |
7.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规模化效益 | 第49-51页 |
7.2.1 加快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变革 | 第49-50页 |
7.2.2 推进都市农业规模集中化经营 | 第50页 |
7.2.3 促进都市农业多产业联接化模式的实现 | 第50-51页 |
7.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含量 | 第51-52页 |
7.3.1 整合多元化农业科研平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 | 第51页 |
7.3.2 拓宽农业科研推广服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 第51-52页 |
7.4 发挥涉农企业主体地位,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 第52-53页 |
7.4.1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 第52页 |
7.4.2 创新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模式 | 第52-53页 |
7.5 建可持续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 第53-55页 |
7.5.1 整合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第53页 |
7.5.2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第53-54页 |
7.5.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 第54页 |
7.5.4 实现产业化和高科技化,打造农业品牌 | 第54页 |
7.5.5 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