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主要内容及研究结构 | 第9-11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23页 |
|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 ·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第12-16页 |
| ·对产业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 第16-18页 |
| ·对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 | 第18页 |
| ·文献评价 | 第18-19页 |
| ·本研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界定 | 第19-23页 |
| ·国外高新技术产品界定 | 第19页 |
|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界定 | 第19-20页 |
| ·本研究高新技术产品界定 | 第20-23页 |
| 第3章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发展状况及特征 | 第23-33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 第23-27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征 | 第24-27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特征 | 第27-31页 |
| ·出口主体 | 第28-29页 |
| ·出口市场 | 第29页 |
| ·贸易方式 | 第29-30页 |
| ·商品结构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4章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33-52页 |
| ·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5页 |
|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 第33页 |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33-34页 |
|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34-35页 |
| ·产业内贸易指数 | 第35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具体评价 | 第35-41页 |
| ·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步提高 | 第35-36页 |
|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逐步增强 | 第36-37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大 | 第37-39页 |
| ·高新技术产品结构升级加快 | 第39-41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 第41-44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 第41-43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国内其它省份比较 | 第43-44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9页 |
| ·变量的选择与依据 | 第44-45页 |
|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45-46页 |
| ·实证研究 | 第46-49页 |
|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及瓶颈 | 第49-50页 |
| ·科技基础薄弱,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 | 第49页 |
| ·R&D 投入相对规模不足,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比例少 | 第49-50页 |
| ·自由品牌建设不足,海外营销困难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提升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2-61页 |
| ·国外增强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成功经验启示 | 第52-54页 |
| ·美国建设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体系的经验 | 第52页 |
| ·日本实施技术立国战略的做法 | 第52-53页 |
| ·印度软件产品出口崛起的经验 | 第53-54页 |
| ·提高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第54-56页 |
| ·重视人力资本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 | 第54页 |
| ·加强国内外市场的合作与开拓 | 第54-55页 |
| ·提高中间产品国内采购率,扩大加工贸易波动效应 | 第55页 |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 第55页 |
| ·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营造良好自主创新环境 | 第55-56页 |
| ·提升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6-61页 |
| ·政府层面 | 第56-58页 |
| ·企业层面 | 第58-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附录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