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5-17页 |
1.1.1 花岗石板材应用现状 | 第15页 |
1.1.2 传统花岗石板材锯解设备分析 | 第15-17页 |
1.2 锯解设备相关领域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1.2.1 花岗石锯解设备振动及锯解工具磨破损方面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2.2 花岗石加工机理及工艺方面研究概况 | 第18页 |
1.2.3 花岗石框架式锯解设备设计方面研究概况 | 第18页 |
1.2.4 花岗石框架式锯解设备结构优化方面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19-21页 |
1.3.1 课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3.3 课题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基于模块划分理论的锯解设备总体方案设计 | 第21-39页 |
2.1 锯解设备设计原则与加工要求 | 第21-22页 |
2.1.1 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2.1.2 加工要求 | 第22页 |
2.2 锯解设备模块化设计 | 第22-38页 |
2.2.1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锯解设备模块划分 | 第22-26页 |
2.2.1.1 启发式算法的模块划分功能准则 | 第22-24页 |
2.2.1.2 框架式锯解设备工作原理简述 | 第24页 |
2.2.1.3 模块划分 | 第24-26页 |
2.2.2 基于相关性分析方法的锯解设备模块划分 | 第26-34页 |
2.2.2.1 基于AHP法的权值分析 | 第26-27页 |
2.2.2.2 客户需求相关性分析 | 第27-29页 |
2.2.2.3 功能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2.2.2.4 结构相关性分析 | 第30-32页 |
2.2.2.5 子功能相关矩阵建立 | 第32-33页 |
2.2.2.6 模块划分 | 第33-34页 |
2.2.3 模块划分方案综合评价 | 第34-38页 |
2.2.3.1 模块划分方案设计复杂度计算 | 第34-36页 |
2.2.3.2 模块划分方案分析 | 第36-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新型滚动导向机构设计与动态特性分析 | 第39-53页 |
3.1 新型滚动导向机构设计 | 第39-41页 |
3.1.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39页 |
3.1.2 新型导向机构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3.1.3 滚轮轴承载荷求解 | 第40-41页 |
3.1.3.1 框架锯锯解力分析计算 | 第40-41页 |
3.1.3.2 滚轮轴承载荷分析计算 | 第41页 |
3.2 锯解设备新型导向机构滚动导轨副动态特性理论分析 | 第41-47页 |
3.2.1 滚动导轨副结合部刚度模型建立 | 第41-43页 |
3.2.2 基于Lagrange方程的滚动导轨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3.2.3 滚动导轨副滚轮轴承刚度求解 | 第44-45页 |
3.2.4 滚动导轨副固有频率解析解推导 | 第45-46页 |
3.2.5 基于理论分析的滚动导轨副固有频率求解 | 第46-47页 |
3.3 锯解设备滚动导轨副有限元模态仿真分析 | 第47-50页 |
3.3.1 滚动导轨副结合部等效模型建立 | 第47-49页 |
3.3.2 基于有限元的滚动导轨副固有频率求解 | 第49-50页 |
3.3.3 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50页 |
3.4 滚动导向机构结构设计参数对其动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锯框模态试验分析与轻量化设计 | 第53-65页 |
4.1 锯框模态分析 | 第53-58页 |
4.1.1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锯框模态分析 | 第53-54页 |
4.1.2 锯框模态试验设计 | 第54-56页 |
4.1.3 试验分析结果处理 | 第56-58页 |
4.2 基于DOE的锯框轻量化 | 第58-62页 |
4.2.1 锯框静态分析 | 第58-60页 |
4.2.2 确定设计对象与优化目标 | 第60-61页 |
4.2.3 候选结果分析 | 第61页 |
4.2.4 设计对象灵敏度分析 | 第61-62页 |
4.3 尺寸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