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天线系统混合预编码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说明表 | 第13-15页 |
主要数学符号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1.2 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毫米波通信系统中MIMO结构 | 第19-26页 |
2.1 传统MIMO结构 | 第19-21页 |
2.1.1 全数字预编码结构 | 第19-20页 |
2.1.2 天线选择结构 | 第20-21页 |
2.1.3 模拟波束赋形结构 | 第21页 |
2.2 改进型毫米波MIMO结构 | 第21-24页 |
2.2.1 模拟数字混合MIMO结构 | 第22-23页 |
2.2.2 透镜天线阵列MIMO结构 | 第23-24页 |
2.3 毫米波MIMO信道模型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模数混合全连接结构预编码 | 第26-54页 |
3.1 全连接结构单用户系统模型 | 第26-27页 |
3.2 全连接结构单用户预编码方案 | 第27-39页 |
3.2.1 正交匹配搜索算法 | 第27-31页 |
3.2.2 正交匹配搜索算法改进方案 | 第31-34页 |
3.2.2.1 基于DFT码本正交匹配搜索算法 | 第31-33页 |
3.2.2.2 贪婪混合预编码算法 | 第33-34页 |
3.2.3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34-39页 |
3.3 全连接结构多用户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3.4 全连接结构多用户预编码方案 | 第40-52页 |
3.4.1 混合块对角化预编码算法 | 第41-44页 |
3.4.2 有限反馈混合预编码算法 | 第44-48页 |
3.4.3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48-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模数混合部分连接结构预编码 | 第54-70页 |
4.1 部分连接结构模型 | 第54-55页 |
4.2 部分连接结构预编码方案 | 第55-61页 |
4.2.1 半正定松弛-交替最小化算法 | 第56页 |
4.2.2 模拟预编码矩阵设计 | 第56-57页 |
4.2.3 数字预编码矩阵设计 | 第57-58页 |
4.2.4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58-60页 |
4.2.5 能量效率分析 | 第60-61页 |
4.3 部分连接结构预编码改进方案 | 第61-64页 |
4.3.1 最小二乘-交替最小化算法 | 第62页 |
4.3.2 低复杂度-交替最小化算法 | 第62-64页 |
4.4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64-67页 |
4.5 复杂度分析 | 第67-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透镜天线阵列MIMO结构波束赋形 | 第70-85页 |
5.1 透镜天线阵列MIMO结构模型 | 第70-75页 |
5.1.1 透镜天线阵列系统结构 | 第70-71页 |
5.1.2 电磁透镜简介 | 第71-72页 |
5.1.3 一维视线信道模型 | 第72-75页 |
5.1.4 波束空间信道模型 | 第75页 |
5.2 透镜天线阵列MIMO结构波束赋形方案 | 第75-81页 |
5.2.1 最大幅度选择算法 | 第76-79页 |
5.2.2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79-81页 |
5.3 最大幅度波束选择改进方案 | 第81-83页 |
5.3.1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82-83页 |
5.4 三种MIMO结构性能对比 | 第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5-88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85-86页 |
6.2 下一步工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96页 |
附件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