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体系 | 第14-17页 |
1.1 主基因+多基因分析 | 第14-15页 |
1.2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甘蓝型油菜主要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 QTL定位分析 | 第17-25页 |
2.1 QTL定位的群体 | 第18-20页 |
2.2 QTL定位方法 | 第20-21页 |
2.3 QTL与环境互作 | 第21页 |
2.4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及脂肪酸QTL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2.5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QTL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品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第26-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1.3 性状调查 | 第26-27页 |
1.4 遗传模型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7页 |
2.1 甘蓝型油菜角果长度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第27-30页 |
2.2 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第30-33页 |
2.3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第33-36页 |
2.4 甘蓝型油菜其他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38页 |
3.1 分析软件和模型代号的选择 | 第37页 |
3.2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7页 |
3.3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品质性状QTL定位 | 第38-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2.1 遗传图谱构建 | 第38-39页 |
2.2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QTL分析 | 第39-42页 |
2.3 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 第42-44页 |
2.4 含油量与脂肪酸组成QTL分析 | 第44-46页 |
3 讨论 | 第46-50页 |
3.1 标记在连锁图上的分布 | 第46页 |
3.2 LOD值水平对QTL定位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结果分析 | 第47页 |
3.4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结果比较 | 第47-48页 |
3.5 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QTL定位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6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结果比较 | 第49页 |
3.7 甘蓝型油菜QTL特点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之处 | 第50-52页 |
1 全文结论 | 第50页 |
2 创新之处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