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2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9-12页 |
一、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矛盾的时代背景 | 第9-10页 |
二、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政策转变背景 | 第10-11页 |
三、我国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的实践经验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3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现状 | 第21-27页 |
第一节 中小学数量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第二节 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程度 | 第22-24页 |
一、开放程度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二、场地类型(场地个数前15)开放程度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效益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福建省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问卷的编制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基于质性分析体育场地开放困境要素的提取 | 第27-31页 |
一、资料分析软件选择与资料分析程序 | 第27页 |
二、开放式编码——析出开放困境要素的自由节点 | 第27-28页 |
三、关联式编码——归纳开放困境要素的树状节点 | 第28-30页 |
四、选择式编码——凝炼开放困境要素的核心体系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体育场地开放困境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31-32页 |
一、信度检验 | 第31-32页 |
二、效度检验 | 第32页 |
第三节 体育场地开放困境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32-35页 |
一、社区居民 | 第32-33页 |
二、体育场地管理者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困境 | 第35-51页 |
第一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认知困境 | 第35-36页 |
一、《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方案》的认知困境 | 第35页 |
二、开放支持困境 | 第35-36页 |
三、开放源由困境 | 第36页 |
第二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建设困境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对象困境 | 第37页 |
第四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范围困境 | 第37-38页 |
第五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时间困境 | 第38-39页 |
一、开放时间段困境 | 第38页 |
二、每天开放时间困境 | 第38-39页 |
第六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管理困境 | 第39-42页 |
一、教学秩序困境 | 第39页 |
二、开放方式困境 | 第39-40页 |
三、管理模式困境 | 第40-41页 |
四、工作人员困境 | 第41页 |
五、管理团队困境 | 第41-42页 |
六、管理方案困境 | 第42页 |
第七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收费困境 | 第42-44页 |
一、收费标准困境 | 第42-43页 |
二、收费场地困境 | 第43页 |
三、优惠政策困境 | 第43-44页 |
四、合理收费困境 | 第44页 |
第八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安全困境 | 第44-46页 |
一、安全事件困境 | 第44页 |
二、安全责任书困境 | 第44-45页 |
三、保险困境 | 第45页 |
四、意外事故责任承担困境 | 第45-46页 |
五、资源破坏责任承担困境 | 第46页 |
第九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财政保障困境 | 第46-47页 |
一、开放经费困境 | 第46-47页 |
二、每年发放资金困境 | 第47页 |
第十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法律法规困境 | 第47-51页 |
一、规章制度困境 | 第47-48页 |
二、奖励制度困境 | 第48页 |
三、评估体系困境 | 第48-51页 |
第四章 基于协调博弈下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困境的消解 | 第51-71页 |
第一节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及其博弈类属的选择 | 第51-55页 |
一、博弈论的基本理论 | 第51-53页 |
二、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博弈方法的选择 | 第53-55页 |
第二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困境的消解 | 第55-71页 |
一、认知困境的消解 | 第55-57页 |
二、开放建设困境的消解 | 第57页 |
三、开放对象困境的消解 | 第57-58页 |
四、开放范围困境的消解 | 第58页 |
五、开放时间困境的消解 | 第58-60页 |
六、管理困境的消解 | 第60-64页 |
七、收费困境的消解 | 第64-66页 |
八、安全困境的消解 | 第66-69页 |
九、财政保障困境的消解 | 第69页 |
十、法律法规困境的消解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方案的设计 | 第71-81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成功经验 | 第71-72页 |
第二节 福建省城镇中小学体育场地开放方案设计 | 第72-81页 |
一、相关建议 | 第72-75页 |
二、政府主导型开放方案 | 第75-78页 |
三、市场主导型开放方案 | 第78-8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1-8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81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81-82页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81-82页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82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展望 | 第82-83页 |
附件1 | 第83-87页 |
附件2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个人简历 | 第97-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