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相关文献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相关文献 | 第15-18页 |
第2章 飞机融资租赁理论 | 第18-21页 |
2.1 飞机融资租赁相关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 飞机融资租赁的特征 | 第19-20页 |
2.3 飞机融资租赁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飞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与机遇 | 第21-34页 |
3.1 我国飞机融资租赁行业当前的发展状况 | 第21-23页 |
3.2 我国飞机融资租赁业发展机遇 | 第23-34页 |
3.2.1 快速发展的民航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 第23-29页 |
3.2.1.1 全球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 | 第23-26页 |
3.2.1.2 中国民航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第26-29页 |
3.2.2 我国飞机租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 第29-30页 |
3.2.3 飞机租赁市场空前繁荣 | 第30-32页 |
3.2.4 保税区SPV模式助力飞机租赁业发展 | 第32-34页 |
第4章 我国飞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3页 |
4.1 面临较多的风险 | 第34-38页 |
4.1.1 经营风险分析 | 第34-35页 |
4.1.2 财务风险分析 | 第35-36页 |
4.1.3 利率风险分析 | 第36-37页 |
4.1.4 技术风险分析 | 第37-38页 |
4.2 缺乏系统健全的法律体系 | 第38页 |
4.3 税收政策不完善 | 第38-39页 |
4.4 融资渠道单一 | 第39-40页 |
4.5 专业化的人才严重不足 | 第40-41页 |
4.6 审批手续繁杂 | 第41页 |
4.7 本土的融资租赁公司整体实力太弱 | 第41页 |
4.8 产业协同发展能力不强 | 第41-43页 |
第5章 推进我国飞机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 第43-48页 |
5.1 应对风险的相关建议 | 第43-45页 |
5.1.1 经营风险的相关建议 | 第43页 |
5.1.2 财务风险的相关建议 | 第43-44页 |
5.1.3 利率风险的防范对策建议 | 第44页 |
5.1.4 技术风险的防范对策建议 | 第44-45页 |
5.2 健全系统的法律制度 | 第45页 |
5.3 完善税收政策 | 第45-46页 |
5.4 完善融资条件 | 第46页 |
5.5 培养专业性人才 | 第46-47页 |
5.6 简化审批手续 | 第47页 |
5.7 加大对国内融资租赁企业的扶持力度 | 第47页 |
5.8 大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 第47-4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