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1.3.1 基本思路 | 第9-1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第12-28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2-19页 |
2.1.1 农户小额信贷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1.2 农户小额贷款基本特征 | 第13页 |
2.1.3 农户小额贷款主要风险 | 第13-16页 |
2.1.4 小额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2.1.5 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框架 | 第18-19页 |
2.2 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0页 |
2.2.3 信号甄别理论 | 第20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第3章 修水农商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8-39页 |
3.1 修水农商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8-33页 |
3.1.1 修水农商行小额贷款业务概况 | 第28页 |
3.1.2 修水农商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分类 | 第28-29页 |
3.1.3 修水农商行小额贷款业务的流程 | 第29-30页 |
3.1.4 修水农商行小额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模式 | 第30-33页 |
3.2 修水农商行小额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分析 | 第33-35页 |
3.2.1 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 | 第33页 |
3.2.2 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农户信用风险 | 第33-34页 |
3.2.3 农户小额贷款面临的农商行内部的操作风险 | 第34-35页 |
3.3 修水农商行小额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3.3.1 风险管理内控体系不健全 | 第35-36页 |
3.3.2 风险评估量化体系和预警机制不完善 | 第36-37页 |
3.3.3 风险管理人才队伍不专业 | 第37-39页 |
第4章 修水农商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优化方案 | 第39-46页 |
4.1 农户小额贷款标准化 | 第39-41页 |
4.1.1 农户小额贷款的流程标准化 | 第39-40页 |
4.1.2 农户小额贷款操作过程规范化 | 第40-41页 |
4.2 强化风险管理内控体系 | 第41-43页 |
4.2.1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 第41-42页 |
4.2.2 推动稽查风险导向转型 | 第42页 |
4.2.3 提升贷款“三查”制度实效性 | 第42-43页 |
4.3 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 第43-44页 |
4.3.1 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 | 第43-44页 |
4.3.2 优化预警与风险分级体系 | 第44页 |
4.4 提高贷款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 第44-46页 |
第5章 农商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保障 | 第46-50页 |
5.1 修水农商行小额贷款风险管理配套措施 | 第46-48页 |
5.1.1 加大渠道建设资源投入 | 第46页 |
5.1.2 建立健全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监测体系 | 第46-47页 |
5.1.3 完善产品顶层设计 | 第47页 |
5.1.4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 第47页 |
5.1.5 推动外部环境逐步优化 | 第47-48页 |
5.2 当地政府配套措施 | 第48-50页 |
5.2.1 建立贷款担保基金 | 第48页 |
5.2.2 出台财政贴息政策 | 第48-49页 |
5.2.3 适度补偿信贷支农损失 | 第49页 |
5.2.4 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发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