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区农户多维贫困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方案 | 第13-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4 数据来源 | 第14页 |
1.2.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页 |
1.3.1 创新 | 第16页 |
1.3.2 不足之处 | 第16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2 能力贫困理论 | 第17页 |
2.1.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2.1.4 社会质量理论 | 第18页 |
2.1.5 空间贫困理论 | 第18-19页 |
2.1.6 精准扶贫理论 | 第19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19-25页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2.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5页 |
3 四川林区概况及样本地选取 | 第25-33页 |
3.1 四川林区概况 | 第25-26页 |
3.2 样本地选取 | 第26-28页 |
3.3 样本林区具体情况 | 第28-33页 |
3.3.1 样本地地区总产值及产业结构 | 第28-29页 |
3.3.2 样本地林业概况 | 第29-30页 |
3.3.3 样本地林区农户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3.3.4 样本地贫困概况 | 第31-32页 |
3.3.5 样本地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页 |
4 四川林区多维贫困实证研究 | 第33-46页 |
4.1 多维贫困方法测度方法选取 | 第33-35页 |
4.2 数据、指标和各维度贫困的分析 | 第35-40页 |
4.2.1 指标和变量的选取 | 第35-36页 |
4.2.2 本文维度及指标变量的选择 | 第36页 |
4.2.3 各维度指标及剥夺临界值分析 | 第36-40页 |
4.2.4 权重决定 | 第40页 |
4.3 多维贫困的测算及分解 | 第40-44页 |
4.3.1 单维贫困测量结果 | 第40-41页 |
4.3.2 四川林区多维贫困测量结果 | 第41-42页 |
4.3.3 维度分解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5 四川林区农户多维贫困原因分析 | 第46-52页 |
5.1 四川林区农户一般性致贫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5.2 四川林区农户具体致贫因素分析 | 第47-52页 |
5.2.1 四川林区各维度致贫原因分析 | 第47-50页 |
5.2.2 四川林区分地区致贫原因分析 | 第50-52页 |
6 四川林区贫困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52-56页 |
6.1 加强林区扶贫投入,改善现有扶贫政策的不足 | 第52-53页 |
6.2 分维度提出相应对策 | 第53-55页 |
6.3 分地区制定多维贫困对策 | 第55-56页 |
7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