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点及局限性 | 第15-16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页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财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 | 第16-23页 |
·表外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16-19页 |
·表外信息披露的概念和性质 | 第16-18页 |
·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18页 |
·表外信息的特征 | 第18-19页 |
·表外信息披露的动因 | 第19-21页 |
·外部需求动因 | 第19-20页 |
·内部需要动因 | 第20-21页 |
·表外信息披露的原则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表外信息披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3-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23-27页 |
·表外信息的监管主体 | 第23-24页 |
·表外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文件 | 第24页 |
·表外信息披露的考核标准及现状 | 第24-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0页 |
·披露形式不规范 | 第27页 |
·披露内容不规范 | 第27-28页 |
·表外信息披露滞后 | 第28-29页 |
·表外信息可理解性较差 | 第29页 |
·自愿性披露程度不高 | 第29-30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制度层面 | 第30-31页 |
·制度制定者权力交叉 | 第30页 |
·尚未形成规范的表外信息披露制度 | 第30-31页 |
·思想层面 | 第31-32页 |
·公司管理层作弊动机分析 | 第31页 |
·基层财务人员辅助作弊动机分析 | 第31-32页 |
·操作层面 | 第32-33页 |
·公司内部控制不到位 | 第32-33页 |
·外部监管缺失 | 第33页 |
·利益层面 | 第33-36页 |
·上市公司与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博弈 | 第33-34页 |
·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 | 第34-36页 |
第5章 *ST亚星化学表外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 第36-43页 |
·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36页 |
·亚星化学表外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36-40页 |
·亚星化学表外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隐瞒关联方关系及交易 | 第40-41页 |
·未按规定披露与亚星集团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 第41-42页 |
·重大担保事项披露不及时 | 第42-43页 |
第6章 我国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 第43-49页 |
·尽快形成统一的表外信息披露概念框架 | 第43-44页 |
·加大对表外信息披露概念框架的研究力度 | 第43-44页 |
·监管主体之间形成协调机制 | 第44页 |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防止管理层舞弊 | 第44-46页 |
·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管 | 第44-45页 |
·提升基层财务人员素质能力 | 第45-46页 |
·加大对表外信息的监督及处罚措施 | 第46-47页 |
·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 | 第46页 |
·加大对违法披露行为的处罚力度 | 第46-47页 |
·适当采用激励措施,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