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难点 | 第16-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创新点和难点 | 第17-18页 |
| 2 公民网络参与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 ·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 ·治理的概念 | 第18页 |
| ·治理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9页 |
| ·网络治理 | 第19-20页 |
| ·网络治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 ·网络治理的发展 | 第20页 |
| ·公民网络参与 | 第20-23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概念 | 第20-21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特点 | 第21页 |
| ·公民网络参与的影响 | 第21-23页 |
| 3 当前我国公民网络参与治理的现状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23-32页 |
|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现状 | 第23-26页 |
| ·当前我国公民网络参与治理的主要形式 | 第23-24页 |
| ·网络发展激发了公民网络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 第24-25页 |
| ·网络扰政与网络暴力事件频率呈现上升 | 第25-26页 |
|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面临的现实挑战 | 第26-32页 |
| ·网络法治不健全 | 第26页 |
| ·网络伦理文化缺失 | 第26-27页 |
| ·网络政府建设滞后 | 第27-28页 |
| ·信息鸿沟与网络话语权垄断 | 第28-29页 |
| ·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能力亟需提升 | 第29-30页 |
| ·网络公民社会发展尚不成熟 | 第30-32页 |
| 4 公共治理视阈下推进公民网络参与治理的经验分析:以宁波江东区为例 | 第32-38页 |
| ·宁波市江东区推进公民网络参与治理的具体做法 | 第32-36页 |
| ·完善网络监管治理机制,引导公民文明网络参与 | 第32-34页 |
| ·完善网络治理服务功能,回应公民网络参与需求 | 第34-35页 |
| ·完善网络治理应急体系,有效处置网络突发事件 | 第35-36页 |
| ·宁波江东区推进公民网络参与治理实践探索的经验分析 | 第36-38页 |
| ·在思想认识上,从“以堵为主”向“以疏为主”转变 | 第36页 |
| ·在体制机制上,从“单兵作战”向“整体联动”转变 | 第36页 |
| ·在方式方法上,从“注重监管”向“服务化解”转变 | 第36-38页 |
| 5 完善我国公民网络参与治理的路径选择 | 第38-49页 |
| ·优化政府网络治理的基础架构建设 | 第38-42页 |
| ·推进网络法治化进程 | 第38-39页 |
| ·加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 | 第39-40页 |
| ·提升网络政府建设水平 | 第40-42页 |
| ·积极推进公民网络参与治理 | 第42-44页 |
| ·培育公民社会有序引导公民参与 | 第42-43页 |
| ·提升信息技术搭建公民参与平台 | 第43-44页 |
| ·加强网络参与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 第44页 |
| ·促进政府网络治理与公民网络参与的良性互动 | 第44-49页 |
| ·转变网络治理理念,促进网络合作治理 | 第44-46页 |
|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回应公民网络呼声 | 第46-47页 |
| ·引导网民共同参与,形成网络治理合力 | 第47-49页 |
| 6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