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框架与案例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第11-16页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第11-15页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研究进展第15-16页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21页
第二章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基础第21-23页
   ·规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21-22页
   ·规划的标准第22-23页
第三章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的理论概述第23-35页
   ·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的厘定第23-26页
     ·有机农业概念及内涵第23页
     ·有机农业的特征第23-24页
     ·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第24页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区别第24-25页
     ·有机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区别第25-26页
   ·有机产品认证法规和标准体系第26-27页
     ·有机产品认证主管部门第26页
     ·有机产品法规和标准第26-27页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的支撑理论第27-35页
     ·有机农业理念第27-29页
     ·生态学理论与有机农业第29-30页
     ·农业生态工程理论与有机农业产业规划第30-31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31-32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2-35页
第四章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的方法及内容第35-45页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方法第35-39页
     ·生态规划方法第35-36页
     ·农业产业开发规划方法第36-37页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方法第37-39页
   ·规划工作流程第39-41页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第41-45页
     ·规划基础第41-42页
     ·规划分析第42页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第42页
     ·有机产业规划第42-43页
     ·保障体系规划第43页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第43页
     ·附图第43-44页
     ·附表第44-45页
第五章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研究中的问题及探讨第45-57页
   ·有机农业专业术语与规划表述第45-48页
     ·转换期(conversion period)第45-47页
     ·缓冲带(buffer zone)第47页
     ·平行生产(parallel production)第47-48页
   ·有机农业管理体系第48-49页
   ·有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第49-57页
     ·废弃物产生环节第50-52页
     ·农业废弃物资源潜力第52-54页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途径第54-57页
第六章 海亮(仙居)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实证研究第57-73页
   ·项目概况第57-61页
     ·区位交通第57页
     ·自然条件第57-58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58-59页
     ·生态环境分析第59-60页
     ·综合评价第60-61页
   ·规划总则第61-66页
     ·指导思想和目标第61-62页
     ·规划原则第62-64页
     ·规划依据第64-65页
     ·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第65-66页
   ·转换期安排第66-67页
   ·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第67-71页
     ·功能分区第67-68页
     ·缓冲带布置第68-69页
     ·项目布局第69-71页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专项规划第71-73页
     ·主要目标第71页
     ·废弃物产生环节和数量第71-72页
     ·废弃物循环利用途径第72页
     ·产业链网与循环经济第72-7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7页
   ·本文结论第73-75页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的基本理论第73页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的基本方法第73页
     ·有机农业产业规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第73-74页
     ·海亮(仙居)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方案第74-75页
   ·创新之处第75页
   ·不足之处第75页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传递与共享视角的制造业企业物流外包效率实现研究
下一篇:农民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无锡市惠山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