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35页 |
1 西瓜枯萎病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特征 | 第11页 |
·西瓜枯萎病病原 | 第11-12页 |
·西瓜枯萎病菌的侵染 | 第12页 |
·西瓜枯萎病的防治 | 第12-14页 |
·抗病育种 | 第12页 |
·嫁接防治 | 第12-13页 |
·农业防治 | 第13页 |
·化学防治 | 第13-14页 |
·生物防治 | 第14页 |
2 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研究 | 第14-16页 |
·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14-15页 |
·转化方法 | 第15页 |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特点 | 第15-16页 |
·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页 |
3 尖孢镰刀菌致病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信号传导系统 | 第17-18页 |
·细胞壁降解酶 | 第18页 |
·尖孢镰刀菌的定殖机制 | 第18-19页 |
·尖孢镰刀菌毒素 | 第19页 |
4 Velvet蛋白家族简介 | 第19-25页 |
·Velvet蛋白家族中成员VeA在A.nidulans中的功能研究 | 第19-20页 |
·VeA在其它真菌中的作用 | 第20页 |
·Velvet家族的其它成员 | 第20-23页 |
·Velvet蛋白的结构域 | 第23-24页 |
·LaeA蛋白 | 第24页 |
·LaeA与Velvet蛋白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5页 |
第一章 PEG介导gus基因转化西瓜枯萎病菌 | 第35-49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35-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供试菌株及质粒 | 第37页 |
·培养基 | 第37-38页 |
·主要试剂 | 第38页 |
·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38页 |
·转化程序 | 第38-39页 |
·Gus转化子的筛选和表达观察 | 第39页 |
·转化子中gus基因和hph基因的PCR检测 | 第39页 |
·转化子生物学测定 | 第39-40页 |
·转化子侵染不同抗性西瓜品种过程观察及其染色验证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40-41页 |
·Gus和hph基因共转化西瓜枯萎病菌 | 第41-42页 |
·转化子中gus和hph基因的PCR检测 | 第42-43页 |
·转化子生物学特性 | 第43-44页 |
·gus转化子在不同抗性水平西瓜品种中的侵染程度观察 | 第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二章 西瓜枯萎病菌侵染西瓜根系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49-61页 |
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49-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51页 |
·培养基及试剂 | 第51页 |
·植物材料 | 第51页 |
·菌株FO1022生理小种鉴定 | 第51-52页 |
·GFP基因转化西瓜枯萎病菌和转化子检测 | 第52页 |
·西瓜枯萎病菌FO1022-GFP对西瓜幼苗侵染的观察 | 第52页 |
2 结果 | 第52-56页 |
·西瓜枯萎病菌FO1022生理小种鉴定 | 第52-53页 |
·转化子分子检测和稳定性测定 | 第53-54页 |
·FO1022-GFP在西瓜幼苗根茎部的侵染观察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三章 西瓜枯萎病菌Fove1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61-81页 |
摘要 | 第61页 |
ABSTRACT | 第61-63页 |
1 材料方法 | 第63-69页 |
·供试菌株和质粒 | 第63-64页 |
·主要试剂 | 第64页 |
·Fove1基因的获得 | 第64-65页 |
·Fove1基因的敲除体和回复体 | 第65-66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的PCR检测 | 第66-68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的RT-PCR检测 | 第68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的生物学测定 | 第68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的致病力测定 | 第68-69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厚垣孢子产量测定 | 第69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中白僵菌素基因的表达检测 | 第69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的毒素提取及含量检测 | 第6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9-76页 |
·重组片段的制备 | 第69-70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的PCR检测 | 第70-71页 |
·Fove1敲除体和恢复体的RT-PCR检测 | 第71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的生物学特性 | 第71-72页 |
·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的致病力测定 | 第72-73页 |
·野生菌株、Fove1敲除体和回复体厚垣孢子产生情况比较 | 第73-74页 |
·Fove1基因调控西瓜枯萎菌株中白僵菌素基因的表达 | 第74页 |
·FA标准曲线的绘制及不同菌株FA毒素产量测定 | 第74-76页 |
3 讨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