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燃料电池 | 第11-13页 |
·燃料电池的概述 | 第11-12页 |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12-13页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第13-14页 |
·概述 | 第13页 |
·反应原理 | 第13-14页 |
·常见的电催化剂 | 第14-23页 |
·单金属纳米催化剂 | 第15-16页 |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 | 第16-21页 |
·负载型复合纳米催化剂 | 第21-23页 |
·催化剂合成方法 | 第23-26页 |
·多元醇法 | 第23页 |
·水热法 | 第23-24页 |
·胶体粒子晶种法 | 第24-25页 |
·置换法 | 第25页 |
·电化学法 | 第25-26页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PtAu纳米晶体超晶格阵列:氢键诱导自组装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28-42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实验药品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PtAu SLAs的合成 | 第30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0-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物理表征 | 第32-34页 |
·形成机理 | 第34-36页 |
·电化学应用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AuM(M=Pt/Pd)纳米花链的简便合成及其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2-59页 |
·前言 | 第42-43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AuM FANs的合成 | 第43-44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8页 |
·物理表征 | 第45-50页 |
·形成机理 | 第50-52页 |
·电化学应用 | 第52-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PtAu SCNs的简便合成及其氧还原与甲醇氧化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59-70页 |
·前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实验药品 | 第60页 |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PtAu SCNs的合成 | 第60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60-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9页 |
·物理表征 | 第62-65页 |
·形成机理 | 第65-66页 |
·电化学应用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PdAu NCNs的简便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70-84页 |
·前言 | 第70-71页 |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实验药品 | 第71页 |
·实验仪器 | 第71页 |
·PdAu NCNs的合成 | 第71-72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72-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3页 |
·物理表征 | 第73-75页 |
·形成机理 | 第75-79页 |
·电化学应用 | 第79-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氧化石墨烯载多孔蒲公英状Au@Pd核壳纳米晶体的原位生长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第84-102页 |
·前言 | 第84-85页 |
·实验部分 | 第85-87页 |
·实验药品 | 第85页 |
·实验仪器 | 第85-86页 |
·蒲公英状Au@Pd/rGO的合成 | 第86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86-8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7-101页 |
·物理表征 | 第87-92页 |
·形成机理 | 第92-94页 |
·电化学应用 | 第94-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