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2页 |
·引言 | 第11页 |
·癫痫概述 | 第11-13页 |
·癫痫发作的分类 | 第11-12页 |
·癫痫的病因 | 第12-13页 |
·癫痫的治疗 | 第13页 |
·离子通道概述 | 第13-18页 |
·电压门控的离子通道 | 第13-17页 |
·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 | 第17-18页 |
·膜片钳技术概述 | 第18-24页 |
·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应用 | 第19-24页 |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概述 | 第24-28页 |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发展 | 第24-27页 |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应用 | 第27-28页 |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 第28-33页 |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简史 | 第28-32页 |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 第32-33页 |
·Nav1.1突变导致癫痫概述 | 第33-39页 |
·Nav1.1突变类型与突变效应的关系 | 第34-36页 |
·Nav1.1在大脑中的表达 | 第36-37页 |
·SCN1A突变造成癫痫的机制研究 | 第37-39页 |
·课题概述 | 第39-42页 |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第40-4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2-65页 |
·实验材料 | 第42-47页 |
·本课题使用质粒 | 第42页 |
·本课题涉及的细胞株 | 第42-43页 |
·仪器 | 第43-44页 |
·电生理实验相关试剂、药品 | 第44-45页 |
·细胞培养相关试剂 | 第45页 |
·试剂盒、工具酶 | 第45-46页 |
·其他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65页 |
·病人iPS细胞重编程 | 第47页 |
·iPS细胞培养 | 第47-48页 |
·iPS细胞多能性鉴定 | 第48页 |
·TALEN介导的基因修复 | 第48-51页 |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入 | 第51-57页 |
·体外诱导神经元分化 | 第57-58页 |
·Nav1.1的外源转染 | 第58-59页 |
·电生理实验 | 第59-60页 |
·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实验 | 第60-63页 |
·免疫荧光实验 | 第63-64页 |
·流式细胞分选实验 | 第64页 |
·数据分析 | 第64-6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5-86页 |
·结果 | 第65-80页 |
·癫痫病人描述 | 第65-66页 |
·癫痫病人突变效应鉴定 | 第66页 |
·病人iPS细胞的重编程及修复 | 第66-69页 |
·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 第69-71页 |
·CRISPR/Cas9介导的tdTomato基因敲入 | 第71-74页 |
·Nav1.1离子通道主要表达在tdTomato阳性的GABA能神经元中 | 第74-75页 |
·病人来源的tdTomato阳性GABA能神经元中钠通道功能改变 | 第75-76页 |
·癫痫病人来源的GABA能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能力变弱 | 第76-77页 |
·神经元网络中自发突触后电流分析 | 第77-79页 |
·神经元网络中Nav1.1总蛋白表达量分析 | 第79-80页 |
·讨论 | 第80-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103页 |
附录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