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密切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一、选题的由来和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的由来第9-10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0页
 二、党群关系的概念及特点第10-16页
  (一) 党群关系的概念第10-13页
  (二) 党群关系的特点第13-16页
 三、共产党执政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的意义第16-21页
  (一)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赢得执政地位的基石第16-18页
  (二)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永葆执政地位的关键第18-19页
  (三) 密切党群关系是完成党执政使命的保障第19-21页
 四、研究现状概述及本文的主要创新第21-25页
  (一) 研究现状概述第21-24页
  (二)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研究思路第24-25页
第二章 执政以来密切党群关系的历史回顾第25-42页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党群关系第25-32页
  (一) 建国初期的党群关系第25-28页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党群关系第28-30页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党群关系第30-32页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群关系第32-38页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党群关系第32-35页
  (二)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党群关系第35-36页
  (三) 十六大以后的党群关系第36-38页
 三、执政以来密切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第38-42页
  (一) 执政条件下党更加需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38-39页
  (二) 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至关重要第39-40页
  (三) 密切党群关系关键在党第40页
  (四) 密切党群关系重在建设第40-41页
  (五) 密切党群关系贵在坚持第41-42页
第三章 密切党群关系的现状分析第42-52页
 一、当前密切党群关系的现状总体较好第42-45页
  (一) 党用执政业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第42-43页
  (二) 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第43-44页
  (三) 密切党群关系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第44-45页
 二、当前密切党群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第45-48页
  (一) 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的挑战第45-46页
  (二) 群众新的变化提出的挑战第46-47页
  (三) 如何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成为重大课题第47-48页
 三、当前密切党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第48-52页
  (一)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方面还存在问题第48-49页
  (二) 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党群观第49页
  (三) 没有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第49-50页
  (四) 党的群众工作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第50-52页
第四章 执政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分析第52-63页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一流的执政业绩第52-55页
  (一) 坚持科学执政,推动科学发展第52-53页
  (二) 坚持民主执政,推进民主政治第53-54页
  (三) 坚持依法执政,实现依法治国第54-55页
 二、以马克思主义党群观为指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第55-57页
  (一) 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明确党的群众工作定位第55-56页
  (二) 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改革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第56页
  (三) 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第56-57页
 三、坚持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第57-60页
  (一) 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第57-58页
  (二) 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第58-59页
  (三) 始终做到"利为民所谋"第59-60页
 四、坚持与时俱进,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第60-63页
  (一) 建立健全畅通有效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第60页
  (二) 完善和扩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机制第60-61页
  (三) 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第61页
  (四) 建立、健全和完善群众对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机制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条件下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探究
下一篇: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