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 ·假龙胆属植物 | 第14-15页 |
| ·假龙胆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 | 第15-26页 |
| ·酮类 | 第15-21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21-22页 |
| ·萜类成分 | 第22-24页 |
| ·木脂素类成分 | 第24-26页 |
| ·其他类化合物 | 第26页 |
| ·假龙胆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 | 第26-30页 |
| ·抗氧化与自由基清除 | 第26-27页 |
|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 第27页 |
| ·抗炎 | 第27-28页 |
| ·抗病菌微生物 | 第28页 |
| ·保肝 | 第28-29页 |
| ·降血糖作用 | 第29页 |
| ·其他作用 | 第29-30页 |
| ·尖叶假龙胆植物学概述 | 第30-31页 |
| ·尖叶假龙胆酮药理作用研究 | 第31-34页 |
| ·雏菊叶龙胆酮的研究 | 第31-32页 |
| ·去甲雏菊叶龙胆酮的研究 | 第32页 |
| ·当药醇苷的研究 | 第32-33页 |
| ·去甲当药醇苷的研究 | 第33-34页 |
| 第2章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研究 | 第34-48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植物材料 | 第34-35页 |
| ·有效部位的提取、化学成分的分离 | 第35-36页 |
| ·尖叶假龙胆中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6-48页 |
|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 第36-37页 |
|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 第37-39页 |
|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 第39-40页 |
|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 第40-41页 |
|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 第41-42页 |
|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 第42-44页 |
| ·化合物7的结构鉴定 | 第44-45页 |
| ·化合物8的结构鉴定 | 第45-46页 |
| ·化合物9的结构鉴定 | 第46-48页 |
| 第3章 一测多评法测定尖叶假龙胆中4种酮成分的含量 | 第48-60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8-49页 |
|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9页 |
|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9-54页 |
| ·色谱分析条件 | 第49页 |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页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50页 |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50-51页 |
| ·仪器精密度试验 | 第51页 |
| ·样品稳定性试验 | 第51-52页 |
| ·方法重复性试验 | 第52页 |
|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52-54页 |
| ·校正因子的测定 | 第54-55页 |
| ·校正因子重现性考察 | 第55-57页 |
|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考察 | 第55-56页 |
| ·色谱柱的考察 | 第56页 |
| ·实验室考察 | 第56-57页 |
| ·待测组分色谱峰的定位 | 第57页 |
| ·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比较 | 第57-58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8-60页 |
| 第4章 大鼠血浆中4种酮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 第60-80页 |
| ·仪器与试药 | 第60-61页 |
|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 ·实验试剂 | 第60-61页 |
| ·对照品来源 | 第61页 |
| ·溶液的制备 | 第61-62页 |
| ·浆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2-65页 |
| ·色谱条件 | 第62页 |
| ·质谱条件 | 第62-65页 |
|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 第65页 |
| ·血浆样品分析方法验证 | 第65-70页 |
| ·方法的专属性 | 第65-66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6-68页 |
| ·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 第68-69页 |
| ·提取回收率 | 第69页 |
| ·稳定性试验 | 第69-70页 |
| ·尖叶假龙胆中4个酮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 第70-77页 |
| ·实验动物 | 第70页 |
| ·灌胃药液的配制 | 第70页 |
| ·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70-71页 |
| ·血浆样品测定 | 第71页 |
| ·药动学参数计算 | 第71-7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77-80页 |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77-78页 |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78页 |
| ·内标的选择 | 第78页 |
|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78-79页 |
| ·药物动力学特点 | 第79-80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附图 | 第90-97页 |
| 个人简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