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植物生物质主要成分及降解酶 | 第12-18页 |
·纤维素 | 第13-14页 |
·半纤维素 | 第14-15页 |
·果胶 | 第15-16页 |
·多糖利用基因簇 | 第16-18页 |
·降解植物生物质的真菌 | 第18-20页 |
·曲霉属真菌环境适应性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烟曲霉对天然生境的适应性 | 第20-21页 |
·烟曲霉对宿主环境的适应能力 | 第21-22页 |
·烟曲霉基因组分析 | 第22-23页 |
·丝状真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用于表征真菌分泌组的实验技术 | 第23-25页 |
·丝状真菌分泌组决定丝状真菌生活类型 | 第25-26页 |
·腐生真菌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致病真菌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 第27页 |
·状真菌分泌组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 第27-29页 |
·立题依据 | 第29-30页 |
第2章 秸秆堆肥环境中烟曲霉的分离及鉴定 | 第30-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样品采集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31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质粒 | 第31页 |
·引物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发酵罐堆肥中烟曲霉含量动态变化 | 第32-33页 |
·烟曲霉形态学表征 | 第33页 |
·菌株鉴定 | 第33-35页 |
·温度对烟曲霉菌落形态的影响 | 第35-36页 |
·固体液体培养下烟曲霉生成孢子数量的比较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第3章 烟曲霉在不同底物上生长时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 | 第38-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1页 |
·菌种 | 第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60页 |
·烟曲霉基因组分析 | 第41-43页 |
·A.fumigatus AF14胞外糖苷水解酶性质分析 | 第43-44页 |
·单糖液体培养胞外还原糖、蛋白和糖苷酶酶活的动态变化 | 第44页 |
·天然底物液体培养胞外还原糖、蛋白和糖苷酶酶活动态变化 | 第44-45页 |
·天然底物固体培养胞外还原糖、蛋白和糖苷酶酶活的动态变化 | 第45-47页 |
·底物种类对同工酶种类和酶活的影响 | 第47-50页 |
·不同底物培养条件胞外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 第50-53页 |
·pH、湿度对胞外还原糖含量、蛋白含量及胞外糖苷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固体液体培养下烟曲霉胞外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 第54-57页 |
·烟曲霉胞内蛋白质组分析 | 第57-60页 |
·讨论 | 第60-62页 |
第4章 烟曲霉在不同温度下分泌组的动态变化 | 第62-8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2页 |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77页 |
·温度对胞外还原糖含量、蛋白含量及糖苷水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63-65页 |
·不同温度对胞外同工酶种类和活性的影响 | 第65-67页 |
·烟曲霉胞外糖苷水解种类与浓度分析 | 第67-71页 |
·烟曲霉胞外蛋白酶种类与丰度分析 | 第71-73页 |
·烟曲霉胞外主要致病相关种类与丰度分析 | 第73-75页 |
·主要糖苷酶和蛋白酶热稳定性研究 | 第75-77页 |
·讨论 | 第77-80页 |
第5章 烟曲霉重要酶组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异源表达的初探 | 第80-9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0-83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与网站 | 第80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80页 |
·培养基 | 第80-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8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3-90页 |
·烟曲霉主要糖苷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3-86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86-87页 |
·重组质粒的克隆 | 第87-88页 |
·EG25酵母异源表达的探索 | 第88-90页 |
·讨论 | 第90-92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附录一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