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8页 |
·褐煤储量现状 | 第11页 |
·褐煤利用现状及前景 | 第11-15页 |
·褐煤中水分对其利用的弊端 | 第15-16页 |
·褐煤干燥提质现状 | 第16-18页 |
·表面活性剂概述 | 第18-20页 |
·概念及种类 | 第18-19页 |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 | 第19页 |
·表面活性剂的实际应用及研究 | 第19-20页 |
·表面活性剂改善固体表面润湿性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表面活性剂改变固体(褐煤)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的探讨 | 第21页 |
·表面活性剂吸附机制及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 | 第21-23页 |
·吸附量的测定方法及改性效果的评定方法 | 第23-2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25-33页 |
·试验煤样 | 第25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第25页 |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25-26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26页 |
·吸附试验 | 第26-27页 |
·表面活性剂吸附量的测定 | 第27-31页 |
·CTAB吸附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gemini吸附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SDBS吸附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SDS吸附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润湿热测定 | 第31页 |
·水分复吸率的测定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在褐煤表面吸附行为及对润湿性的影响 | 第33-43页 |
·试验部分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煤液比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表面活性剂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表面活性剂溶液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表面活性剂对改变褐煤润湿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含氧官能团对褐煤吸附CTAB、gemini及对润湿性的影响 | 第43-57页 |
·试验部分 | 第43-44页 |
·氧化煤样的制备 | 第43页 |
·含氧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煤样吸附CTAB、gemini试验 | 第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5页 |
·氧化煤样的Zeta电位与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6页 |
·含氧官能团含量对CTAB吸附量的影响 | 第46-49页 |
·含氧官能团含量对gemini吸附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吸附CTAB对煤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吸附gemini表面活性剂对煤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gemini表面活性剂在褐煤表面吸附机制的探讨 | 第57-65页 |
·试验部分 | 第57-58页 |
·试验煤样及表面活性剂 | 第57页 |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57页 |
·吸附试验 | 第57页 |
·吸附量的测定方法 | 第57页 |
·解吸试验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Zeta电位 | 第58-59页 |
·吸附量 | 第59-62页 |
·吸附过程中添加无机盐离子对褐煤润湿性的影响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不足及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