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电工论文--矿山生产自动化技术论文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的开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4-17页
第二章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第17-25页
   ·系统设计原则和要求第17-18页
     ·系统设计原则第17-18页
     ·系统技术指标第18页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总体结构第18-20页
     ·系统结构第18-20页
     ·综采工作面生产自动化集控平台第20页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通讯网络设计第20-22页
     ·地面和井下通讯网络第20-21页
     ·煤矿井下适用现场总线第21-22页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功能介绍第22-24页
     ·远程监测第22-23页
     ·就地控制模式第23页
     ·远程控制模式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综采设备协同控制策略第25-39页
   ·综采设备一键启停控制及闭锁保护第25-28页
     ·顺序启动第25-26页
     ·顺序停机第26-27页
     ·故障停机第27-28页
   ·采煤机工艺段内姿态自动调整第28-33页
     ·采煤工艺第28-29页
     ·采煤工艺段划分第29-30页
     ·采煤工艺段内采煤机姿态自动调整第30-33页
   ·液压支架和采煤机的协同控制第33-34页
     ·液压支架第33页
     ·液压支架跟机控制第33-34页
   ·视频跟机切换第34-35页
   ·运输设备载荷量控制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采煤机截割路径优化方法的研究第39-59页
   ·遗传算法第39-43页
     ·遗传算法第39-41页
     ·遗传算法的运算流程第41-42页
     ·遗传算法的特点第42-43页
   ·采煤机截割路径优化原理第43-45页
     ·监测量的选择第44页
     ·优化流程第44-45页
   ·采煤机截割状态特征量提取第45-53页
     ·小波包第46-47页
     ·小波包能量特征提取第47-48页
     ·截割状态特征量提取第48-53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采煤机截割路径优化方法第53-57页
     ·优化目标第53页
     ·约束条件第53-54页
     ·编码方式第54-55页
     ·遗传算子第55-56页
     ·优化结果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第59-71页
   ·集控平台开发软件第59-61页
     ·WinCC组态软件第59-61页
     ·WinCC项目开发流程第61页
   ·人机界面设计第61-66页
     ·项目建立第61页
     ·变量建立第61-63页
     ·界面设计第63-66页
   ·WinCC通信第66-67页
     ·WinCC通信原理第66页
     ·WinCC与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连接第66-67页
   ·过程值归档第67-68页
     ·过程值归档原理第67-68页
     ·过程值归档方法第68页
   ·系统通用化配置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系统试验第71-79页
   ·系统测试第71-76页
     ·系统测试平台搭建第71-72页
     ·系统性能测试第72-76页
   ·测试结果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研究结论第79-80页
   ·工作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旋流式喷嘴雾化特性研究
下一篇:表面活性剂在褐煤表面吸附特性及其对煤润湿性的影响